这些天密集约见了好些车企的朋友,猛然惊觉,整个汽车行业可能又将进入一段逃不掉的“至暗时刻”——不只传统车企,那些造车新势力也是,一样的,逃,不,掉。 传统车企这边,最新的一大利空信号,是东北那边中国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被曝经营困难已经数月停产。当然同样老牌的上汽、广汽也都不好过,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也都在跌,三季度上汽大通大规模裁员新闻闹得,更是动静不小。国外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管奔驰福特还是大众日产,规模也都在缩,人也都在裁,都一样。 造车新势力就更不用说,从年初的哪吒高合,到年底的极越都是各有各的困境,日子都难过。哪怕头部的“蔚小理”御三家也一样,像众所周知的蔚来连年净亏损,算算今年前三季度亏得,已经比22年全年要多。 当然很早以前,李斌、何小鹏这些行业大佬也都说过,这个阶段本来就是汽车行业在打的市场淘汰赛,不是红海,而是“血海”竞争,企业竞争你死我活本也正常。 不过越发激烈的价格战,越来越被稀释的单车利润,越来越高企的成本压力,传导到上下游供应链,一旦叠加上经济下行、消费收缩等等外部因素,各方内卷恶性加剧,反而导致整个汽车行业的“至暗时刻”现在似乎来得更快。 但有一说一,如果,试着用乐观的视角,去看每一个“至暗时刻”,也是同样可能看到光、看到机会的。 是严守盈利和规模为王,还是适度收缩严控成本努力苟住?是传统车企更有机会,还是造车新势力更有可能改变活法? 谁能从中得到机会洗牌,谁能引领穿越周期,谁能活到主导下一次汽车行业的变天,在即将到来的2025,在下一个汽车行业新周期里,都格外值得玩味。
这些天密集约见了好些车企的朋友,猛然惊觉,整个汽车行业可能又将进入一段逃不掉的“
爱说大实话
2024-12-18 19:25:16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