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平安,平安好医生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2015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出现了大爆

茂彦谈商业 2024-12-14 11:34:38

背靠平安,平安好医生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

2015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出现了大爆发。在投资热潮之下,那一年行业的融资额从400亿猛增至1000亿。

在大健康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未来行业的蓝图不断吸引着资金蜂拥而至,到了2021年,医疗健康行业的融资额就达到了3800亿元。

行业的繁花,没等来绽放,就遭到了断崖式的下跌。

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医渡科技这些耳熟能详的头部公司,最终都跌下了“神坛”,无一幸免。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其2021年巅峰时期市值超过了1660亿港元,但在风云突变行业背景下,该公司三年就跌去了90%,市值仅剩下巅峰时期的零头。就连阿里健康、京东健康这些背靠大树的巨无霸,跌幅也都超过了80%。

行业的发展浩浩荡荡,周期的轮回无人能敌。

根据IT桔子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3年,国内一共有446家医疗健康公司申请上市,仅2021年,上市的医疗健康公司就高达95家。

其中不乏信达生物、壹药网、基石药业、复宏汉霖、诺禾致源、思派健康、联影医疗、药师帮、水滴这些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

医疗二级市场的惨淡,公司股价的暴跌,导致这些独角兽公司也开始逐个“消失”,时代的洪流之下,互联网医疗公司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各奔东西。

为了减亏,实现盈利平衡,头部互联网医疗公司开始了裁员,腰尾部公司开始出售公司有价值的板块。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平安好医生的员工数量从3425名一路下降至1753名,今年上半年更是下降至1446名。

三年半的时间,员工数量大幅减少约58%。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平安好医生开始中高层及普通员工的职务调整。今年年初,平安好医生“频繁裁员”的消息一度登上了热搜。

在各种“降本增效”的调整下,平安好医生终于扭亏为盈。

当然,这也不是平安好医生一家的问题。今年6月,有媒体传出“京东家医事业部被整体裁撤,原部门负责人谭天弘转岗,部分员工离职,少部分在内部转岗”的消息。随后,京东健康回应称,近期京东健康内部确实针对旗下家庭医生事业部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原家庭医生事业部的C端业务及职能,合并至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事业部;B端业务及职能,合并至京东健康企业业务事业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除架构分拆外,并不涉及业务和人员裁撤。

0 阅读:8
茂彦谈商业

茂彦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