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个夏日黄昏,37岁的刘海粟回到家对妻子说:“我爱上了别人,你成全我们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13 16:43:39

1933年一个夏日黄昏,37岁的刘海粟回到家对妻子说:“我爱上了别人,你成全我们吧”。张韵士回答:“她能像我一样为你奉献,我答应”。 1933年夏日的一个黄昏,37岁的刘海粟回到家,对妻子张韵士说了一番惊人之语。他坦言自己爱上了别人,请求张韵士成全他们。 令人意外的是,张韵士居然答应了,只说了一句:"如果她能像我一样为你奉献,我就成全你们。" 1908年,16岁的刘海粟在常州家中遇见了表妹顾氏。 顾氏出身书香门第,擅长诗词,与同样热爱艺术的刘海粟一见倾心,两人常在后园赏花论诗,互相唱和。 顾氏曾作诗赠刘:"春风杨柳万千条,摇曳东风意趣饶。" 刘海粟和诗道:"远山如黛近如烟,最是多情眉黛间。" 然而,刘父是个笃信风水命理的传统士绅。 他请来当地著名的算命先生为顾氏看相,算命先生称顾氏命带"七杀",是个"克夫命",这个说法让刘父坚决反对这门亲事。 1910年,他强行为刘海粟指婚林佳。 1912年,刘海粟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林佳不顾家人反对,独自来到上海照顾丈夫。她租下了一间小屋,每天为刘海粟准备三餐,洗衣缝补。 但刘海粟始终对她冷若冰霜,经常彻夜不归。 1916年,在上海美术学校任教的刘海粟遇到了改变他艺术生涯的关键人物——张韵士。 张韵士出生于浙江宁波的开明家庭,曾在日本留学,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当时中国画坛仍以临摹为主,人体写生被视为伤风败俗。 张韵士打破世俗偏见,主动提出为刘海粟做人体模特。 刘海粟创作了中国第一幅人体素描《半裸女》,轰动画坛。 1917年春,刘海粟与张韵士开始同居。 虽然没有举行正式婚礼,但两人的关系得到了进步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可。 在张韵士的支持下,刘海粟的艺术创作进入黄金期。 1918至1919年间,他创作了《湖畔》《春雨》等融合中西画法的代表作。 张韵士不仅是他的模特,更是他艺术理念的推动者。 她帮助刘海粟筹办画展,翻译西方艺术理论,对外宣传新兴艺术。 在随后的17年间,张韵士为刘海粟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使他得以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 1933年,刘海粟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 一名叫成家和的女学生,以其出众的美貌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很快吸引了这位中年画家的注意。 成家和来自南京,是刘海粟侄子刘狮的女友。 然而,野心勃勃的她似乎并不满足于现状,将目标转向了刘海粟。 借口请教艺术,成家和频繁出入刘海粟的画室。 有一次,她提出想为老师画一幅肖像,刘海粟欣然应允。 完成后,成家和又恳请刘海粟也为她画一幅肖像。 刘海粟本想在画室完成这幅画,但成家和却别出心裁,指定要去小公园写生。 在公园湖畔的柳荫下,刘海粟为成家和画下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 从此,师生二人堕入了禁忌之恋。短暂的缠绵过后,刘海粟不得不面对现实。 他回到家,向妻子张韵士和盘托出。 出乎意料的是,张韵士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宽容和大度。 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她能像我一样为你奉献,我就成全你们。" 言毕,这个伟大的女人默默收拾了几件衣服,带着一双儿女,毅然搬出了这个家。 同年冬天,两人在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举行婚礼,这是刘海粟第一次举办西式婚礼。 婚后,成家和积极投入到丈夫的艺术事业中。 她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帮助刘海粟与国际艺术界建立联系。 1934年,在成家和的协助下,刘海粟成功举办了首次欧洲巡回展,展览先后在巴黎、柏林、布鲁塞尔等地举行。 其中,在巴黎卢浮宫举办的个展最为成功,法国艺术界盛赞其作品《江南春色》融合了东方韵味与西方技法。 1936年底,两人返回上海。此时的刘海粟已成为中国画坛最具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之一。 他们的婚姻生活也看似美满,1937年初,成家和诞下一子,取名刘平。 然而,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 面对国难,刘海粟决定南下筹集抗战资金。 他在新加坡举办的"抗日救亡画展",拍卖作品所得全部捐献给抗日军需。 随后,他又辗转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通过办展募捐。 临行前,刘海粟将妻儿托付给挚友萧乃震。萧乃震是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经营着一家印刷厂。 在战乱年代,他承诺为成家和母子提供安全庇护。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刘海粟回到上海,却发现成家和已与萧乃震建立了新的家庭。 据当时的知情人透露,这段感情始于1943年。 在动荡的战争岁月里,朝夕相处的萧乃震给了成家和安全感和温暖。 1944年,成家和为萧乃震生下女儿萧芳芳。 1946年,刘海粟与成家和正式离婚。这次感情变故使他一度消沉,但很快他又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1947年,他创作了著名的《南湖秋色》,画中荷塘暮色,意境深远,被认为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

0 阅读:38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