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的某天,一个14岁的女孩突然停止心跳,父母含泪将她埋葬,当天晚上下了一场倾盆大雨,谁想第二天,女孩的“尸体”竟不翼而飞,家人找了24年,真相让人意想不到。 2000年,重庆璧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对中年兄妹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这对兄妹正是来自湖南浏阳县晨光村的徐家兄妹,而老人则是恩人洪先生。 几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家兄妹从老乡周某的口中得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原来周某在打工时,偶遇了一位姓洪的老人,得知周某是来自晨光村后,洪老激动不已,并托其带一封信给徐家人。 信中讲述了洪老当年是如何在徐家女儿的坟前救出了被活埋的女孩,并将其带回重庆抚养的经过。 兄妹俩如获至宝,连忙追问周某洪老的住处,却不料周某竟将这封信弄丢了,只依稀记得老人家住在重庆璧山县。 尽管线索十分模糊,但为了寻找失踪24年的姐姐,兄妹俩毅然踏上了这场不确定的跨省寻亲之旅。 功夫不负有心人,兄妹俩最终还是在璧山县的一个小山村里找到了洪老和他们朝思暮想的姐姐徐苏平。 洪老见到他们,喜极而泣,拉着他们的手絮絮叨叨讲起了当年的情景。 原来洪老当年到晨光村做生意,就住在徐家附近。 徐苏平出殡那天,他清晨路过墓地,突然听到坟中传出微弱的呼救声,便壮着胆子将徐苏平从棺材里救了出来。 见女孩奄奄一息,洪老心疼不已,就把她带回了重庆老家,并四处求医问药,终于将她的怪病治好。 洪老一面给兄妹俩端茶倒水,一面感慨万千。 原来这些年,他一直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将徐苏平送回家,无奈年事已高,出远门颇感吃力。他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让徐苏平和亲人重逢,了却这桩心事。 兄妹俩见到分离多年的姐姐,又惊又喜,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和找寻之苦。 这些年,徐苏平一直在璧山县的一所小学教书,默默资助了不少贫困学生。洪老对她的善举倍感欣慰,更坚定了送她回家的决心。 兄妹俩向洪老和姐姐描述着昔日家乡的种种变化,以及亲友们的挂念和惦记。 在洪老的劝说下,徐苏平思乡情切,终于点头应允和弟妹回家看看。 洪老见此情景,悬着多年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 虽然物是人非,隔别24载,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家的温暖,终究化解了徐苏平心中的芥蒂。 她紧紧拥抱着弟妹,泪水涟涟,在洪老慈祥的目光注视下,兄妹三人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而时间,也回到了1976年那个悲痛欲绝的夜晚。 徐苏平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经常发高烧,父母轮流背着她去镇上的卫生院看病。 到了12岁那年,徐苏平开始出现一种罕见的症状。 她会在说话或做事时突然停止呼吸,身体僵直,没有任何生命体征。 第一次发病是在吃晚饭时,她正和母亲说着学校的事,突然筷子一掉,整个人就不动了。 父母惊慌失措,请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但查不出原因。 这种"假死"状态,通常持续20到40分钟不等,每次发作,她都会自己醒来,醒来后对发病期间的事情毫无记忆。村里人都说她是"魂儿不稳",给她戴上了一个红绳编织的护身符。 当地一位老中医诊断说这可能是一种罕见的"昏厥症",建议用中药调理,但收效不大。 1976年农历七月的一个闷热天,徐苏平在院子里纳鞋底时又发作了。父亲像往常一样,把她抱到床上,轻轻拍打她的后背,掐人中,但这次她迟迟没有醒来。 父亲骑自行车把镇上的医生请来,打了强心针,做了心肺复苏,折腾了整整四个小时,徐苏平仍然没有任何反应。 按照晨光村的风俗,未满16岁夭折的孩子不能入祖坟,要在当天日落前下葬。父亲选择了村小学后面的一块空地,那里有一棵大槐树,徐苏平生前常在树下写作业。他们简单地用几块木板钉了口棺材,没有用太多的泥封实。 当晚,浏阳地区突降暴雨,雷声轰鸣。 第二天清晨,去学校上课的孩子们发现新起的坟包被雨水冲开了一个大口子,棺材板歪在一旁,徐苏平却不见了踪影。 徐家父母起初将信将疑,但转念一想,女儿生前多次出现"假死"的情况,或许这一次她又起死回生了? 抱着这样一丝希望,徐父四下寻访,走遍了方圆十里八村,却始终不见女儿的踪影。 然而,造化弄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在兄妹俩几欲放弃之际,老天爷却给了他们一个奇迹。 原来,当年那场大雨,冲塌了徐苏平的坟包,却也唤醒了昏睡中的徐苏平。 一位好心的洪姓老人恰巧路过,听到坟中传出微弱的呼救,便挖开坟墓,将奄奄一息的徐苏平救了出来。 洪老心善,不仅将徐苏平带回重庆老家医治,还供她读书识字,视如己出。 这一切,徐家人全然不知。 直到24年后的一次偶然,洪老托老乡带信给徐家,兄妹俩这才知晓了当年的真相,悲喜交加地来到重庆,终于与失散多年的姐姐重逢。 昨日的误会,今朝终于冰释前嫌。徐苏平跪在父母的墓前,泪如雨下,诉说着这些年的思念和遗憾。徐家兄妹紧紧拥抱,再不分离。 村里乡亲见证了这场跨越时空的重逢,无不唏嘘不已。多少年前,谁又能想到,那个"活死人"竟然还能重返故里,与亲人团聚呢?
1976年的某天,一个14岁的女孩突然停止心跳,父母含泪将她埋葬,当天晚上下了一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12 18:34:56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