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排.重读《四言诗.祭黄帝陵》有感 (2024年12月8日) 巍焕中华始祖君,华国肇造我独尊。 裔孙祭祀绵长在,岳峙河横壮我心。 睿智聪明光四海,伟德雄立尚方神。 沧桑世变人蹉碎,强盗蔑德身难存。 邻地台琉尽沦陷,赵燕辽海汉奸频。 事敌以地非良策,沦为辱奴泪染襟。 祖辈英雄随世主,涿州奋战定区分。 岂容苗裔不知勇,泱漭家国岂陷沦? 剑屦奋戈男女志,驰驱疆场靖国魂。 频年苦斗历劫险,敌寇未亡安有身? 各党各支团聚紧,军民齐动不分贫。 民族阵线救国策,四万万人龙奋身。 共和民心改革路,多争侠气战乾坤。 河山还我卫国土,此志此时须保真。 经武整军昭列祖,皇天后土圣泽深。 江山永固齐星月,天地同辉华夏人。 ——注释:《四言诗.祭黄帝陵》是毛主席于1937年4月写作的,原诗是:“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祭黄帝陵: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方代表,在黄帝陵举行了一次民族扫墓祭奠。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前往参加,并献这篇祭文。四月六日,该文发表在延安的《新华日报》上,标题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祀典》。一九九二年,《诗刊》,第七期转载时,标题为《祭黄帝陵》。黄帝陵是黄帝的坟墓,在陕西省黄陵县境内的桥山,山脚下有黄帝庙。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故也称有熊氏时蚩尤暴虐天下,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擒杀蚩尤,诸侯尊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历代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苏维埃政府:延安革命人民政府。苏维埃,俄文音译,十月革命后,苏联国家权力机关的名称。我国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叫苏维埃。 敬派:尊敬地派遣。林祖涵:即林伯渠。 赫赫:显赫盛大的样子。《诗经·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肇造:创造。肇。初始。《尚书·康诰》:“用肇造我区夏。” 胄衍祀绵:黄帝子孙在繁衍,祭祀绵延不断。岳峨河浩:山岳高大,黄河浩瀚。睿智:英明有远见。遐荒:边远广大的地方。中更蹉跌:中间多次经受挫折。越:越过,经过。 强邻蔑德:强大的邻国蔑视道德,即不道德。蔑,轻视。 琉台:琉球群岛和台湾。 三韩为墟:朝鲜被日本侵占后变成废墟。汉时,朝鲜南部分为马韩(西)、辰韩(东)、弁辰(南)三国,至晋,亦称弁辰为弁韩,合称三韩。 辽海燕冀:辽宁和河北广大地区。辽海,渤海,也泛指辽东海滨地区。笞绳:竹板和绳子。
七排.重读《四言诗.祭黄帝陵》有感 (2024年12月8日) 巍焕中华始祖君,华
刘昌刚呀
2024-12-09 04:54: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