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江苏南通,男子在单位宿舍突发疾病,同事把他送到医院急救,垫付240000余元的医药费,一个月后男子出院,同事多次索要医药费却被男子拒绝,无奈之下,同事只好将他告上法庭,法院判了!苏南通,男子下了夜班后突感胸口疼痛,同事发现后把他送进医院急诊,医生看了CT报告,告知病情非常凶险,必须马上转院抢救。男子妻子未赶到,请求同事先行垫付了治疗费用进行抢救,危急关头,同事好意垫付医疗费计24万余元,可一个月后男子出院,夫妻二人却拒绝归还他垫付的费用,同事急了:真是忘恩负义!他怒将男子夫妇告上法庭,法院判
(信息来源:NXTV都市阳光2024年12月6日关于《无语住了!男子突发重病,同事好心送医并垫付24万医疗费却被赖!》的报道)
有人总开玩笑说欠钱的才是大爷,但是这种情况也太过分了,忘恩负义的行为简直没有任何底线。
事件的开端,是王某突发的主动脉夹层。深夜,刚下夜班的王某突然感到胸痛难忍,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他艰难地呼喊了同事小赵一声,便失去了意识。一个月后,王某康复出院。小赵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却没想到,这仅仅是另一场噩梦的开始。
王某对小赵的24万垫付款只字不提,甚至玩起了“人间蒸发”,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小赵多次尝试沟通,但王某的态度却愈发冷漠,甚至将责任推卸给公司,声称自己突发疾病属于工伤,医药费应由公司承担。救命之恩,在王某眼中,似乎一文不值。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事发当晚。面对昏迷不醒的王某,小赵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拨打了120。医生诊断王某为主动脉夹层,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手术,费用预估高达20多万。小赵联系了王某的妻子,但对方表示家中经济拮据,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时间紧迫,人命关天,小赵毅然决然地拿出了自己全部积蓄,甚至向亲友借款,凑齐了24万,为王某垫付了医药费。
面对王某的冷漠和逃避,小赵意识到,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私人纠纷,而是关乎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问题。他咨询了律师,了解到自己的行为属于“无因管理”,即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而主动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规定,无因管理人有权要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支出的必要费用。于是,小赵将王某夫妇告上了法庭。尽管王某夫妇拒不出庭,法院仍然作出了判决:王某夫妇需全额返还小赵垫付的24万元医药费。法律,最终维护了小赵的合法权益,也给了王某夫妇一个响亮的耳光。
王某辩称自己属于工伤,医药费应由公司承担。然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班时间,离开公司后突发疾病,一般不被认定为工伤。只有在能够证明公司存在长期加班、工作量过重、员工患有职业病等情况下,突发疾病才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即使王某的情况最终被认定为工伤,这与小赵的垫付款也毫无关系。公司承担的是工伤保险责任,而王某夫妇有义务偿还小赵的垫付款。三者之间的责任划分清晰明确,王某的辩解,不过是掩盖其失信行为的借口。
对此事,你怎么看?
风雨同舟
这种人阎王想把他收了,你们非要拉他回来,看看你们搞的怎么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