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科普
在翻查汉末时期的学术思想时,总也绕不开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感觉争来争去要的是话语权,汉初设立的14个博士分掌一个经学学派,他们教授的就是对的,一个字也不许改
“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毋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
获得朝廷钦定显然有助于学派发展,那如何获得朝廷的认可呢?要对统治者有利,刘歆开创古文经学被尊为国师
到东汉这,郑玄遍注群经,作为古今经学集大成者他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开创了郑学,有着非常多的推崇者,有着成为版本答案的可能性,魏国就一直沿用郑玄的经注,但是王肃一直在与郑学针锋相对,凭借着与司马氏的联姻拔高自己的经学地位,这已经是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了
再看看道家,提倡“贵生”,要先对自己好,而不是要每个人去奉献,自杀这种事更是不该提倡的,会被如何对待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