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走了
我是麓燚道
2024-12-05 17:47:20
琼瑶的遗书像她的文一样美。
小时候家里书柜分两个派系,我爸那半边是黄易古龙金庸司马翎,我妈那半边就是琼瑶亦舒岑凯伦,其中琼瑶占据面积最大,最显眼。
还珠格格风靡的时候我在幼儿园,姥姥看还珠格格又哭又笑,我看不懂剧但会唱几句《当》,我成年之后,不知道为什么网络风向突然变了,大家开始批判琼瑶剧的三观。
大家批判琼瑶,往往是基于她现生里的婚恋、以及作品里传递的三观。但,撇开时代背景去谈三观是不公平的呀。琼瑶生于1938年,是民国的人,同期的女作家哪个没写过婚外情?亦舒就不用说了,比她早的张爱玲都写过连环套和封锁,只不过琼瑶笔下的第三者大多数都有好结局罢了。正确道德观是不允许第三者拥有好结局的,而琼瑶却觉得婚姻里不被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她从一开始就和道德打了一架,并且死不认输,死不认错。
有时候觉得人们越来越喜欢相互监督和批斗,文娱环境越来越狭隘,搞创作的人越来越掣肘,越来越不敢写。这是文化倒退的表现,批判和打拳最终会造就紧缩的语言环境和贫瘠的思想。
琼瑶作品的影视化狂潮是九十年代到千禧年初,那时候的经典电影《英国病人》、《美国丽人》、《廊桥遗梦》、《花样年华》,每个基调都与婚外情有关,人们好像突然脱去道德束缚寻求刺激和自由,文学作品首当其冲。
琼瑶这个人,有人觉得诗意,有人觉得矫情。但我觉得她的矫情很可贵。矫情,就是体察自己、放大个人情愫,这是文学创作者的优点,不是缺点。
她在年轻的时候不计舆论和道德追求爱情,在年老的时候自己决定生命的终点,错也好对也罢,骂声和赞誉于她而言已无意义,她要的就是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她来过,她活过,她做到了。
0
阅读:5
译梦机
小时候跟着我妈看了好多遍《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又见一帘幽梦》
棵尔
一直不喜欢琼瑶 她的书传递出来的思想我很厌恶 不过老人去了 祝福她找到了她的天堂
王肉丝
爱情题材方面,琼瑶确实是当时那个年代不可忽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