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26岁的琼瑶离婚后,介入了平鑫涛的家庭,当起了“小三”。有一次,平鑫涛彻夜未归,妻子林婉珍打电话给琼瑶,琼瑶挑衅地说:“你来我家把他带回去啊!”林婉珍恳求琼瑶离开,琼瑶说:“我们三个人一起生活不好吗?你的3个孩子有爸爸,我的孩子也有爸爸,如果改变现状,大家就都不幸福了。” 琼瑶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遍大地,她的父母不得不带着年幼的孩子们四处逃亡。 逃亡的路上,两个弟弟不幸走失,父母悲痛欲绝,一度萌生了带全家投河自尽的念头。所幸最后一刻,琼瑶的哭声唤回了父母的理智。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最终在1949年迁居台北,开始了新的生活。 琼瑶在台北第二女子中学读高中时,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恩师——大她25岁的语文老师蒋仁。 蒋老师发现了琼瑶在写作上的天赋,常常表扬她文笔细腻、感情真挚。 师生日久生情,但这段姐弟恋最终还是被琼瑶的母亲阻止了。母亲先是告到警局,又到学校闹事,最后竟然将蒋仁告到了教育部。 在各方压力下,蒋仁被迫辞职离开了台北,二人从此天各一方。 初恋的夭折并没有击垮琼瑶,反而成为她日后创作的源泉。 1963年,琼瑶将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写进了处女作《窗外》。 书中,她将母亲塑造成了一个专横跋扈、不通情理的形象。《窗外》的出版在文坛引起轰动,但也让琼瑶与母亲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更糟糕的是,琼瑶的第一任丈夫庆筠无法接受妻子的成功,开始酗酒赌博,最终导致了这段婚姻的破裂。 《窗外》虽然给琼瑶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波折,但也奠定了她作为作家的地位。 1966年,这部小说被搬上银幕,书和电影的双重成功让琼瑶名声大噪。 然而,父母看完电影后对琼瑶破口大骂,认为她不仅写书诋毁父母,还要拍成电影公之于众。 琼瑶在平鑫涛的陪同下回台中向父母赔罪,却在路上遭遇车祸,差点丧命。 就是在生死一线间,琼瑶和平鑫涛的感情迅速升温,两人很快陷入了热恋。 平鑫涛是《皇冠杂志》的主编,琼瑶是该杂志的签约作者,两人因工作结识。车祸之后,平鑫涛对琼瑶关怀备至,琼瑶渐渐对这个有妇之夫动了真情。 于是,一段长达13年的地下情就此展开。 平鑫涛为了与琼瑶幽会,经常夜不归宿。他的妻子林婉珍起初并不知情,后来从蛛丝马迹中察觉了端倪。 她曾打电话质问琼瑶,琼瑶却挑衅地说:"你来我家把他带回去啊!"林婉珍恳求琼瑶放手,琼瑶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建议:"我们三个人一起生活不好吗?你的孩子有爸爸,我的孩子也有爸爸,何必非要改变现状呢?" 面对丈夫的背叛和情敌的嚣张,林婉珍选择了隐忍。 她考虑到孩子还小,不忍心让他们失去父亲。直到1976年小儿子考入高中,林婉珍才下定决心与平鑫涛离婚。 离婚后不久,琼瑶就搬进了平家,结束了长达13年的"小三"生涯。 外界普遍认为,在他离世后,遗产分配可能会引发一场激烈的争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预料,整个过程平静而理性。 在平鑫涛去世后,平家与琼瑶就遗产分配进行了协商。 最终,平家的子女继承了皇冠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出版、发行等主要产业。这不仅是对父亲遗志的延续,也是对家族事业的传承。 他们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出版社的发展,发扬父亲的事业精神。 另一方面,琼瑶则获得了位于台北市的可园别墅和与影视相关的资产。 可园别墅是她与平鑫涛共同生活多年的住所,承载着两人之间的美好回忆。 与此同时,影视资产的分配也使她能够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事业,将更多优秀的作品带给读者和观众。 整个遗产分配过程,没有出现外界猜测的纠纷和争执。 双方都以平和的态度面对,没有因为利益而撕破脸皮。没有狗血剧情中的激烈对抗,也没有八点档电视剧里相互揭短的戏码。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维护了家庭的和谐,也彰显了双方的理智和大度。 事实上,这样体面的收场,或许连琼瑶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毕竟,长久以来的情感纠葛和复杂的家庭关系,加之巨额的遗产,原本可能引发矛盾。 好在,时间的流逝似乎冲淡了昔日的恩怨。双方选择了以平静的方式告别过去,尊重平鑫涛的遗愿,各自继续生活。 外界原以为会看到一场轰动的豪门争产大戏,但事实却如一杯白开水般平淡。 这种结果让人不禁感慨:时间真的是最神奇的良药,它能够抚平所有的伤痕,化解所有的恩怨。 或许,经过岁月的沉淀,人们学会了包容和理解,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安宁。 平鑫涛的子女们继续经营皇冠集团,致力于发扬父亲的事业。 他们在巩固传统出版业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为出版社注入新的活力。 而琼瑶则专注于文学创作和影视制作,继续她热爱的事业。 这次遗产分配的平和落幕,不仅避免了家庭内部的纷争,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它告诉人们,在面对利益和情感的冲突时,理性和宽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或许,这正是平鑫涛在天之灵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1964年,26岁的琼瑶离婚后,介入了平鑫涛的家庭,当起了“小三”。有一次,平鑫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04 17:25:30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