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安徽霍邱县,47岁男子是农民,想弄点外快,就勾结另一49岁

广瓦下州 2024-12-02 18:11:43

2024年11月29日安徽霍邱县,47岁男子是农民,想弄点外快,就勾结另一49岁男子,2人一个负责猎捕鸟,一个负责找买家,一共猎捕3961只鸟,准备养肥了卖个好价钱,其中有上千只属于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危物种。有1332只已经死了,被他们冻在冰箱里,总价值378.6万。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罚款2万元。同时,2人共同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36.42万元。很多人觉得判的太轻了,掏鸟蛋的判了10年,这2人咋这么走运?   “老张,咱这地方的鸟可不一般,有不少是一级保护动物,市场价特别高。我们养上几个月,随便一只就能卖个好价钱。”李志峰拍着胸脯对张国强说。   张国强听后眼睛一亮:“一级保护动物?那赚的钱岂不是比我种田一年的收入还多几倍?”   张国强与李志峰一拍即合,迅速启动了非法捕鸟的精心策划方案。身为捕猎专业人士,张国强负责在山区地带部署捕鸟装备,精心设置陷阱网络,并运用先进的电子诱捕设备吸引禽类,而李志峰则发挥其特长,利用暗中的资源网络洽谈潜在买家。两人极其谨慎地行动,白天隐匿于村落,避开可疑目光,夜幕降临则秘密展开捕猎行动。仅仅数个月光景,他们就非法截获了将近4000只野生鸟类。   “养几天长大了再卖,多赚点。”张国强站在家门口,看着冰箱里冻着的死鸟满心欢喜,全然不顾这些鸟的价值不仅仅在金钱,而是生态的平衡。   直到当地一名巡山护林员发现了张国强设置的捕鸟网,情况才被曝光。   “这些网一看就是专门捕捉野生鸟类的,规模这么大,后面一定有人。”护林员第一时间报警。   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了张国强家中堆积如山的鸟笼和冰箱里冷冻的死鸟。随后,李志峰也被抓获。两人面对警方时百般抵赖:“我们只是普通农民,抓点鸟自己吃,没那么严重吧?”   但警方搜查到的电子诱捕器、交易记录以及买家名单,让两人无法再狡辩。最终确认,这些鸟类中有上千只属于一级保护动物,造成的生态损失高达三十六万多。   案件进入审理阶段,检方指出两人行为的严重性:“他们的行为不仅直接导致一千三百多只鸟死亡,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这些鸟类中大部分是全球濒危物种,如白鹤、黄腹角雉等,这种犯罪性质极其恶劣。”   然而,辩护律师却试图为两人开脱:“两人文化水平不高,并非职业犯罪团伙。他们的行为虽然错误,但认罪态度较好,也配合了警方的调查,建议从轻处罚。”   司法机关经过严密审理,最终裁定张国强和李志峰构成危害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犯罪,依法作出判决:各自需服刑五年六个月,并处以两万罚金,此外还被责令共同赔偿因非法捕猎造成的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赔偿金额为三十六万四千二百元。   司法裁决尘埃落定,社会议论瞬间沸腾。民众群情激奋,对判决轻重悬殊愤慨不已:"曾经有个个案子因为上树拿鸟蛋尚且招致十年牢狱,而这起肆意屠戮濒危生物的犯罪竟只判处五年半?"   除了量刑争议,案件中暴露的利益链条也令人担忧。   “仅凭他们两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大规模的捕猎和交易的。”一名环保志愿者指出,“这些电子诱捕器、捕鸟网的来源,以及买家网络,都说明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黑色产业链。”   尽管警方在案发后没收了两人的工具和交易记录,但后续并未公布是否进一步调查买家或供应商。一些环保组织对此表示担忧:“如果只是抓捕表面上的执行者,而放过背后的利益链条,这样的犯罪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张国强和李志峰的行为不仅是对法律的蔑视,更是对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这些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控制害虫、传播种子。一次性捕杀近4000只鸟,尤其是其中有全球濒危物种,这对整个区域的生态链条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更重要的是,这类案件频发背后暴露的是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一些农民为了一点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教育的缺失。   此案件的判决引发了网友热议。   “法律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是否还需要更严格的执行标准?像这种大规模的捕杀行为,为何没有判得更重?”   “仅仅罚款和短期监禁能否真正阻止类似案件的发生?应否加强对捕猎工具和买家网络的打击?”   “如何加强对公众的生态保护教育,从源头上减少对野生动物的破坏?”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61
广瓦下州

广瓦下州

一起侃侃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