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雍正13年,郑板桥早早起身,想去扬州城郊外的“玉勾斜”散心。路上偶遇几间茅草屋,里面住着一对母女。他推门进去,讨了口茶。走前题了一首词赠予母女,谁知那老妇竟然说,“我想把小女许给你做妾。” 郑板桥,原名郑燮,江苏兴化人,他不仅以其诗、书、画三绝著称,而且在山东担任官职多年,以公正廉明赢得了极佳的政声。他的生涯跨越了文学、艺术以及政治多个领域,最终成为晚清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人物之一。 除了在文学和绘画上的成就外,郑板桥还是一位品茶行家。他对茶的热爱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他不仅鉴赏各类名茶,还撰写了不少赞美茶的诗篇和文章。这些茶诗茶文,不仅描绘了茶的色、香、味,更抒发了他对品茶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思。 郑板桥的婚姻也与茶有着不解之缘。据传,他的夫人也是一位茶艺行家,两人常常在一起品茶论道,茶桌成为了他们婚姻生活中一处重要的交流场所。茶,作为他们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加深了夫妻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他们的生活更添诗意。 雍正十三年二月的一天,春寒料峭,扬州城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2岁的郑板桥漫步在街头,虽然身无功名,却也心情舒畅。他正准备前往城郊的"玉钩斜"游览,那里有隋炀帝的陵寝,历来是文人墨客凭吊之地。 行至雷塘,郑板桥已感到有些疲乏。他打听到"玉钩斜"尚有十里之遥,便加快脚步,路过一片竹林时,发现了几间茅草屋。郑板桥口渴难耐,遂上前推门,想讨一杯茶水解渴。 屋内,一位慈祥的老妇热情地迎接了郑板桥。待他进得屋来,郑板桥这才道出自己的身份。 老妇听罢,顿时惊喜交集,连忙喊女儿出来相见。只见帘后走出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眉目如画,笑靥如花。这少女名唤饶五娘,乃是老妇的第五个女儿。她一见郑板桥,眼前一亮,开口便道:"久仰先生大名,没想到今日有幸见到真人。小女子最爱读先生的《道情》诗,实在是妙笔生花。" 郑板桥受宠若惊。饶五娘不仅知书达理,而且才貌双全。更没想到,在这茅草屋中,他竟然能遇到自己的粉丝!两人你来我往,谈笑风生。饶五娘还不时地吟诵郑板桥的诗句,赞叹不已。忽然,她提出一个请求:"不知先生能否为我誊抄一份《道情十首》?小女子想时时诵读,以慰相思之苦。" 郑板桥欣然应允。饶五娘大喜过望,忙取来文房四宝。只见郑板桥铺纸磨墨,落笔时龙飞凤舞,书法果然不同凡响。一篇《道情十首》很快便呈现在眼前。饶五娘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 饶五娘拿起琴瑟,当场演奏了一曲《渔樵问答》。曲调宛转悠扬,技艺精湛。郑板桥情不自禁,击节赞叹,从这位少女身上,他仿佛看到了精神上的知音。一时间对她的好感,如春草般蒸蒸日上。 老妇见两人如此投缘,竟直言相告:"郑先生,我知您妻子已故,若您有意,不妨让小女许配给您为妾。我们虽然贫穷,但绝不奢求荣华富贵,只盼小女有个好归宿。" 郑板桥闻言,惊愕之余连连摆手:"老伯母,您这太抬举我了!我一介寒士,哪敢妄想得到饶姑娘的青眼。"饶五娘却走上前来,坚定地说:"先生,小女子敬慕您已久。若能与您结为连理,小女子愿终身相随,不离不弃。" 饶五娘的深情告白,令郑板桥心中千回百转。他深知自己对饶五娘也有好感,但碍于目前的处境,实在难以允诺。思忖再三,他对饶氏母女说:"三年之后,若我能金榜题名,高中进士,那时便来迎娶五娘可好?"饶五娘闻言,喜不自禁,爽快地应允了。 在乾隆元年,郑板桥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准备,终于在北京的会试中荣获进士,荣耀之余,郑板桥在京师逗留了一年时间,处理一些有关事务,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准备即将到来的官职任命。 在这期间,扬州的饶家却陷入了极度的困境。饶家的经济状况一直不佳,饶五娘的母亲已将家中能卖的花钿服饰几乎变卖一空,甚至不得不卖掉祖传的五亩良田来勉强维持生计。饶家的凄苦境况吸引了当地一个富商的注意,他对才貌双全的饶五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价七百金意图将她买为妾室。 面对富商的诱惑和家庭的困境,饶五娘的母亲一度动摇,考虑接受这笔交易。然而,饶五娘坚守道德和对郑板桥的承诺,坚决反对出卖自己的未来。她坚信与郑板桥之间的婚约,并对他的归来充满了期待,她对母亲说:“我们已经和郑先生有了婚约,背约是不义的事,我相信郑板桥不会负我,不出一年一定会回来娶我。” 在这一困境时刻,江西商人程羽宸出现了。程羽宸是一位深爱才能的商人,他不仅钦佩郑板桥的文学与画艺,还意外得知了郑板桥和饶五娘的婚约之事。程羽宸由于对郑板桥的敬仰,决定施以援手,他提供了五百两白银作为聘金,帮助饶家度过了难关。 乾隆二年,郑板桥按照约定回到扬州,得知程羽宸的慷慨之举后感激涕零,他对程羽宸未曾谋面却慷慨相助的行为深感感动。同时,他更加欣赏饶五娘在困境中对婚约的坚守和对自己的忠诚。不久,郑板桥与比他小26岁的饶五娘举行了婚礼,两人终成眷属。
故事:雍正13年,郑板桥早早起身,想去扬州城郊外的“玉勾斜”散心。路上偶遇几间茅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2-02 00:32:40
0
阅读:865
聽風者
[赞][赞][赞]
用户10xxx95
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