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多少钱都不卖!”1999年,美国通用公司想花200万美元,购买中国一小县城的两台老掉牙机器,没想到竟却被中国一口回绝了。原来这是他们在1942年制造,飞越喜马拉雅山后运到中国的,已经运行了整整60年! 贵州电力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兵工厂扩展生产的瓶颈。 国民政府决心在大溶洞附近建设一座水电站。 天门河水电站的选址巧妙地利用了贵州山地的复杂地势。 溶洞本身因为自然屏障,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防御体系,使得敌人很难发现这座战略设施。 同时,这里距离重庆较近,方便国民政府的管理。 政府将多个兵工厂合并,统一搬迁到这里。 水电站的建设工作由中国工程学会会员陈祖东担任总设计师,组织了多家企业和数千名工人共同参与。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水电站终于在1945年投入使用。 然而,虽然水电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型发电机,却未能在国内生产。 当时中国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自主制造如此大规模的发电机。 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工程师俞大维前往美国,着手购买这两台至关重要的发电机以及相关的水轮机和油压机。 美国通用公司在接到订单后迅速安排了设备的生产和交付,但在日本封锁了所有陆路和海上交通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些沉重的设备从美国运送到中国。 俞大维与美国方面达成了协议,通过印度中转,将设备运输到中国。 最终经过多次谈判,双方达成了协议。 发电机的重量巨大,一台设备的重量超过了百吨,其他辅助机器也不轻。 在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单靠人力运输这些庞大机器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外,日军的巡逻队伍始终在边境活动。 唯一的办法是拆解所有设备,并将其分批运输。 由于体积过大,运输团队决定借助飞机将设备空运回中国,只能依赖驻印度的美国空军。 幸运的是,空运计划最终顺利执行,设备成功到达印度。 由于机芯重达三吨多,超出了当时运输设备的常规负载。 美军出动了重型B-52运输机,并采取了通过“驼峰航线”的方式进行空运。 这个航线曾是抗战期间许多重要物资的运输路径。 当所有设备运抵天门河后,工人们开始了艰苦的安装工作。 经过几个月,两台发电机终于完成安装,并成功投运。 这两台发电机的启动,随着电力的供应,兵工厂单日能够生产三百多支步枪。 1949年,国民政府战败,蒋介石退守台湾。 为了防止天门河水电站落入新政府之手,国民党当局试图摧毁这座设施。 当时,当地百姓极力反对,他们深知这座发电厂代表着抗战胜利。许 多人自发组成了护厂队,与前来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周旋。 解放军迅速解放了贵州,成功接管了天门河水电站。 在解放后,天门河水电站开始为民用电力供应发挥作用。 发电站经过多次维护,依旧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 1953年,随着发电机出现了严重的故障,由于这些发电机是美国生产的,所需的配件也只有美国公司能够提供。 然而,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几乎中断,无法从美国购买零件。 位资深维修师傅决定亲自上阵,使用国产零件进行修复。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发电机经过修复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运行,并且保持了几十年的稳定工作。 直到1999年,美国公司才意识到自己生产的发电机依然在中国的深山中运行。 相关公司希望以高价回收这两台发电机,并将其作为品牌宣传的一部分。 然而,贵州当地政府坚决拒绝了这一提议。 中国的技术也进步神速。 白鹤滩水电站是继三峡水电站之后,全球第二大单体水电站。 它的装机总容量高达16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到62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座特大城市一年的用电需求。 白鹤滩选址在悬崖峭壁间,建造了一座近300米的高坝。 白鹤滩能够储存大量水量,获得更高的势能。 白鹤滩水电站所使用的水轮发电机,其单台发电功率达到了100万千瓦,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水轮发电机之一。 这些发电机的转子直径达到16米,重量超过2000吨。 单台发电机每转一圈便能产生近170度电,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16台这样的发电机共同工作时,白鹤滩的发电能力远超同类项目。 白鹤滩水电站还采用了高度智能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每台发电机都配备了独立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并调整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即使在水流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输出的电量稳定。 这套系统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 白鹤滩的水轮发电机的制造过程也充满了技术创新,所有16台水轮发电机的转子均达到“零误差零返工”的标准,制造精度极高。 参考文献:[1]韩沛昌.贵州水电建设成就回顾──纪念天门河水电站发电50周年[J].贵州水力发电,1995,9(2):4-5
“给多少钱都不卖!”1999年,美国通用公司想花200万美元,购买中国一小县城的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29 22:06:28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