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游记(1)
时尚的子朔
2024-11-26 16:46:12
我喜欢在大巴车窗内“窥视”以及“想象”着他们的生活,其实像看了一部触手可及的纪录片,这是旅行于我的意义,脑子里的想象会得到证实或者拓展,同时也会惊奇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不同的人有着这样不同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我也算是一个记录者(当然仅仅是我的个人记录)。
去较远的景点,有些土路难走司机开的不是很快,摇摇晃晃的,有些地方倒是和我们四五十年代的乡镇差不多,自建房外立面裸露着红砖,像毛坯房。主路上两侧的房子会好一些,有些会刷上低饱和的红色橙色米色土色,色彩搭配得很舒服。很多房子楼顶裸露着钢筋,呈现一种未完成状态,导游说这样是因为这里没盖完的房子不用交房屋税,所以就算人都在房子里住了十几年了,房子还是“没盖完”。再者就是阿拉伯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一般都是一个家族一起生活,未完成状态也方便他们往上加盖给新的家庭成员居住。沿街商铺蛮少的,大多卖一些烤馕(因为不知道具体叫什么长的很像馕)和水果,导游给我们买苹果和香蕉吃,因为日照充足但水分少,这里的水果又干又甜,苹果像沙漠一样咬一口粉粉沙沙的。我猜测这里的人更多喜欢逛市集,周五(她们的节假日相当于我们的周六),他们会聚集在小商铺聚集的街道,夜市里密密麻麻都是人和商铺。我们的夜市卖吃的其实居多,但这边少的可怜,只有一些冰淇凌果汁烤玉米,偶尔有几个类似手抓饼的推车,很多都是卖一些大型家用产品,甚至买布的街道也会聚集很多人,有点像中国七八十年代的赶集。我猜他们很喜欢热闹,只要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没有目的地闲逛他们也会很兴奋。
下了大巴车我就变成实打实的游客,还是会被涌上来的本地小孩吓到,一般他们没有恶意只是想跟你合照,可能亚洲面孔在这里很少见?我总会觉得自己像一只马戏团猴子,走到哪里都被人观赏(来源于一个i人的不适)。周五他们学校好像会组织活动来这种景点活动,我猜他们的课外作业可能是“找外国人合照”。
像景点的人一样,景点的物品也是堆放的密密麻麻的,他们会利用任何一点空间包括天花板,把商品高高挂起,一种堆积产生的陈列美感,眼花缭乱。但经不起细看,可能因为大部分都是外贸义乌小商品的缘故,翻找到手指变黑也没挑选到喜欢的冰箱贴。
0
阅读:0
仰望夏木的草
朔望的衣服真的很相配想知道子朔和张望的mbti
paulyellow
侧脸好像刘亦菲
浅梦゛
哇,去埃及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