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地区的“老爷”是什么? 在广东潮汕一带,“老爷”是人们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存在,渗入到每个人生活中的“神”! “老爷”一词不仅是潮汕人对神明的尊称,还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民间信仰和风俗习惯。 一、老爷的定义与由来,在潮汕地区,“老爷”是对神明的尊称,特指伯爷公、土地公、灶神、妈祖等下界诸神。这些神明在潮汕人的心目中,具有保护当地人民、维护社会秩序、保佑平安和丰收的神力。 “老爷”一词并非源自潮汕地区,宋代已有文献记载其作为神明的尊称。随着时代变迁,潮汕人保留了这一称谓,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对神明的崇拜活动中。 二、潮汕老爷是什么样的“神” 自然神:如太阳公、月娘(月亮)、风雨雷电诸神等,这些神明与自然现象紧密相关,被视为自然界的主宰。道、佛两教的神明:如天公(玉皇大帝)、观音、佛祖等,这些神明源自道教和佛教,但在潮汕地区同样受到广泛崇拜。还有儒家人物:如孔子、韩愈等,这些历史人物在潮汕地区也被神化,成为崇拜对象。另外历史上对人们有贡献的人物:如安济圣王(王伉)等,他们因对当地有杰出贡献而被尊为神明。行业的神明:如种茶的拜陆羽,接生婆拜注生娘娘等,这些神明与特定行业相关,被视为该行业的保护神。 三、潮汕人是如何崇拜与尊重老爷的 潮汕人对“老爷”的崇拜体现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迎老爷”和“拜老爷”。 迎老爷: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或二月进行,轮流于各乡村举行。活动形式:村民们抬着八抬大轿,扛着老爷神像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游行队伍庞大,包括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等。跟在老爷轿后面的首先是夫妻健全的六十以上老男子,接下来的是当年有添儿子的家庭的丈夫,再接下来的队伍是当年十岁的少年,然成就是吹打乐队,老人清一色的旧式长衫,添丁的男了队伍挑着喜庆的花担,十岁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排一队,所有的队伍都是单队,这样就排得长,然后就按规划好的线路把参与活动的每个村子都走一遍,沿途经过的公路都有警察管理交通,各种大小鞭炮一直放过不停,看热闹的人也是一路跟着,活动结束后,将老爷神像送回神庙安放。意义: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村民们也可以通过摸老爷来沾沾好运气,保一年平安。 拜老爷:时间:除了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固定祭祀外,还有各种神明的诞生日也是重要的祭祀时间。活动形式:在家里或“老爷宫”(神庙)中摆上香炉、烛台和供品(如三牲、五果、潮汕粿食等),烧香祈祷后再烧钱纸。有些地区还会采用“问杯”形式与神明对话。意义: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事业顺利、生活幸福等。如有集中拜老爷的活动,各家把各种美食用碗盛好,带上小方桌,在指定的地方按顺序摆上桌子放上鸡鸭鹅鱼肉,统一行拜礼,让老爷享用美食后,各家再将食品收好,收起供桌回家给家人吃掉这些祭祀后的美食。 四、老爷崇拜的社会功能 潮汕地区的“老爷”崇拜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如增进邻里团结:在祭祀过程中,邻里之间共同筹备、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团结。强化社区治理:通过祭祀活动整顿社区秩序,强化社区治理功能。心理支持:在遇到困难或迷茫时,神明崇拜给予潮汕人一定的心理支持和精神寄托。 五、“老爷”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 在潮汕地区,家人做任大小何事前,都要先去拜老爷,比如孩子上学,孩子生病,红白喜事都要先问老爷。比如我曾在普宁工作,有家人托我把孩子介绍到学校读书,我给学校说好了,约定第二天到学校办手续,可就在晚上,这家人打来电话说,孩子明天不去了,因为去问了老爷,老爷说孩子不能到那个方向去读书。 还有一次,有个初中孩子肚子痛,班主任打电话给家长,家长说让孩子到老师办公室坐会。过了几分钟,家长打来电话说,刚去问了老爷,老爷说孩子的病没事,坐一会就好。于是班主任把家长的话告诉孩子,孩子马上说:老师,我没事了,就回教室去了。 潮汕地区的汽车牌照也与老爷有关,我在普宁市就经常看到很多车贴,都写着“老爷保号”四个字。这些足以说明,在潮汕,老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广东潮汕地区的“老爷”是什么? 在广东潮汕一带,“老爷”是人们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存
神力二三
2024-11-17 06:52: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