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偷偷回到大陆。哪曾想,宾馆老板突然叫她一声:“白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1-13 15:41:21

1986年,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偷偷回到大陆。哪曾想,宾馆老板突然叫她一声:“白小姐!”白先慧睁大眼睛,赶紧说:“我,我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回来探亲……” 1986年的一天,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士独自踏上了回乡的旅程。 她就是白崇禧的二女儿白先慧。阔别故土30余载,当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心中百感交集。 白先慧的父亲白崇禧,曾带领部队在桂林浴血奋战,保卫山河。 然而战后国共两党爆发内战,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白崇禧随党败退台湾,从此再未回到故乡。 1966年,白崇禧将军客死异乡,没能实现归根的夙愿。 作为白崇禧的女儿,白先慧此番返乡本想低调行事。 然而她刚在桂林的一家宾馆落脚,却被宾馆老板认了出来。 "白小姐!"老板恭敬地称呼道。 白先慧一惊,连忙解释:"我、我这次回来,真的只是想探望亲友,不是别有用心......" 老板见状,赶忙笑着解释,身为抗日名将白崇禧将军的后人,白小姐此次返乡,宾馆一定会给予最优质的服务,住宿费用全免。 白先慧听罢,感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睽违多年,故乡的父老乡亲仍然记挂着父亲,把父亲视为民族英雄。 入住后,白先慧特意前往宾馆餐厅用餐。不曾想,竟在餐厅内偶遇儿时的一位玩伴。两人在阔别数十载后重逢,不禁感慨万千。儿时玩伴家中也曾有人参加抗日,谈及往事,感慨时局变迁,两人唏嘘不已。 桂林山水甲天下,白先慧自然不会错过游览家乡美景的机会。漓江上,遍布着形态各异的山峰,犹如一幅水墨画卷。白先慧信步漓江边,满怀感慨。 抬眼间,却瞧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江边嬉笑着下象棋。虽然语言难以听清,但"白将军"、"钟山之战"等字眼却清晰入耳。白先慧知道,他们正在谈论自己的父亲,不禁感到一阵亲切。 白先慧重返故里,难免勾起对父亲白崇禧将军的种种回忆。 白崇禧,这位声名赫赫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曾经也是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 白崇禧出身将门,早年就投身革命。 抗日战争爆发后,白崇禧麾下的国民党桂系部队在桂林一带浴血奋战,多次打败日寇,成为抗战中一支令人敬重的力量。 作为白崇禧部下的广大指战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篇章。 然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矛盾激化,终于爆发内战。国民党节节败退,白崇禧也随党撤往台湾。 1949年,白崇禧离开阔别已久的故土,从此再未能返回。 内战期间的是是非非,已经随着硝烟散去。 白先慧的九个兄弟姊妹,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分散在台湾省、美国和香港等地。虽然阔别已久,但故乡的亲人和那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一直是他们魂牵梦绕的所在。此番白先慧重返故里,与昔日战友后代的重逢,更让白先慧感慨万千。 战争虽然带来伤痛,但也凝聚了民族的血性。 白崇禧与李宗仁,这两位将军生前亦敌亦友,但在抗战期间,他们放下成见,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友谊。 若非命运弄人,他们或许会一起迎接新中国的曙光。 内战后期,白崇禧曾一度有归降的想法,却被蒋介石察觉。 白崇禧最终客死他乡,连骨灰也未能归故里。 弥留之际,白崇禧嘱托子女,他虽客死台湾,但心却一直在故乡。 白崇禧病逝时,蒋介石亲自吊唁,却遭到白家子女的冷遇。伤心之余,可能也多了几分愧疚吧。 游子归乡,自然不忘祭拜先人。白先慧特意前往父亲昔日的居所,寻觅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 庭院中,白先慧在父亲葬下的一棵松树旁驻足良久,祭奠这位已故的父亲。 往事历历在目,百感交集。最后,白先慧在院中又栽下一棵小树,象征白家的香火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 临行前,白先慧特意收集了一些桂林山水的石头和泥土作为纪念。 这趟寻根之旅,不仅是白先慧个人情感的寄托,也让白家其他游子放下顾虑。 从此,回归故里,寻根祭祖,成了白家子女心中的一个情结。 那熟悉的山水,那鲜活的记忆,终于又一次在他们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而这次的返回,也让白家人知道了,很多事已经消散在历史之中,但对人民有功的人我们不会忘记。 不管是海峡还是时间,都不能隔开台湾省和大陆一体相连,毕竟我们一直都是同文同种的中国人。

0 阅读:5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