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就给我500块,资助不起装什么孙子!”2006年,贫困大学生向海清向媒体怒斥:“我要把孙俪的“丑事”彻底揭露,孙俪就是个伪君子,她答应资助我到大学毕业,却现在撒手不管了,搞得我连饭都吃不上了,她这根本就是沽名钓誉!” 事情还要从2002年说起,当时孙俪正在昆明拍摄《玉观音》,休息期间在电视上看到了《希望在山区》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讲述了贫困山区的生活,纪录片中的一个名叫向海清的孩子深深吸引了孙俪。当时,向海清是重庆市的巫溪县城厢中学中的一个高一的学生。 向海清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普通农民,生活条件很艰苦。他有一个哥哥已经成家立业,父母因为年纪身体也不好,母亲因患有哮喘,常年吃药。尽管家庭环境如此艰苦,可是向海清依旧吃苦耐劳,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的状态。 孙俪看着节目中的向海清那个执着学习,努力改变命运的孩子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得知向海清因家庭原因想要放弃学业的消息时,孙俪毅然决然的决定伸出援手。她亲自联系上了纪录片的节目组,在2002年5月以母亲“邓阿姨”的名义给向海清写了一封信,并附上了一笔500块的捐款。 向海清看着手中的信和信封里的500元,心中涌起暖流。他立即回信表达谢意。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向海清感到异常失落,然而孙俪和母亲及时写信安慰他,鼓励他再试一次,信中写道:“如果你愿意再考一次,那就拼一下吧,钱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会一直支持你的。” 为了支持向海清重新考大学,孙俪和母亲倾尽全力购买了大量辅导资料。经过一年的拼搏,向海清最终成功考入了上海水产大学。 开学的那一天,孙俪和母亲早早来到车站,迫不及待地等候着向海清的到来。当终于见到向海清时,他惊讶地发现一直在默默资助他的是孙俪这位大明星。这让他心中充满震惊。见面后,向海清感激地向孙俪母女表达了深深的谢意,情绪异常激动。 在临别时,孙俪的母亲对向海清说:“孩子你只管好好学习,不要担心其他的问题,有什么需要给我打电话。” 向海清在那一刻显得懂事而乖巧,频频点头。 然而,一旦进入大学,向海清的整个人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危机和矛盾逐渐显露。 孙俪一直履行承诺,每月寄给向海清500块钱,并时常通过电话关心他的生活状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海清的金钱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挥霍无度,渐渐地每月仅有的500块钱资助已经远远无法满足他的花销。 他频繁向孙俪母女俩伸手借钱,让孙俪的妈妈感到困惑,对向海清为何总是缺钱感到不解。 孙俪的妈妈逐渐察觉到异常,于是她直接走进学校找老师核实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每月从孙俪那里获得的500块钱资助,向海清还成功申请了每年6000元的贫困助学金。作为老师助理,他每月还能额外领取300块钱的工资。这笔数目对于还在读大学的向海清来说已经相当可观,完全不必天天为钱发愁。 然而,向海清的同学们透露,他频繁和女友约会,他还购买各种名牌衣物和鞋子,花钱如流水。 得知这些情况后,孙俪和她的妈妈感到非常失望,坚定决定不再资助向海清。 随后向海清发文控诉了孙俪曾经对他的资助经过,并详细阐述了孙俪停止资助的原因。 文章中,向海清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家庭贫困的遭遇,表达了深感委屈的心情。他以独特的口吻"指责"和"挖苦"孙俪母女是"小鸡肚肠"、欺负了他。强调道:"我可以接受一切,但人格和尊严不能受损伤!人穷志不短,必须有点尊严啊!" 同时,他自称是大学生,坚持要保持面子和尊严,认为衣服和鞋子必须穿名牌,否则会招致他人的嘲笑。 随着事情的真相逐渐明朗,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人们纷纷指责向海清的忘恩负义,称赞孙俪的善心善举。然而,这场风波还是给孙俪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她开始质疑自己的初衷,甚至一度对公益事业产生了怀疑。 正如孙俪后来在一次采访中说的:"我不后悔帮助别人,只是希望每一份善意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公益不仅仅是给予,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他人自立自强。" 这个故事引发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公益事业中,如何平衡善意和理性?如何确保资助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现有的公益模式?在追求效果的同时,如何保护捐助者的权益?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每个关心公益事业的人深入思考。
每月就给我500块,资助不起装什么孙子!”2006年,贫困大学生向海清向媒体怒斥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11-06 19:48:09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