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昆明一位退休老教师逝世,当人们翻阅其档案时,竟意外发现他的非凡过往。

洋洋爱说史 2024-10-30 10:22:58

2024年,昆明一位退休老教师逝世,当人们翻阅其档案时,竟意外发现他的非凡过往。这些记录令在场所有人瞠目结舌,一时间,全场陷入寂静。   这位老教师名叫郝珍富。  时间回溯至1950年,新中国仿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历史的舞台上初露锋芒。饱经战火洗礼的华夏大地,虽渴望和平,但背后仍隐藏着不少潜在的风险。   国民党在之前的战争中遭受了重创,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和控制权。尽管如此,部分国民党残余部队并未因战败而放弃。   这些部队散布在各地,有的潜伏在深山老林,有的则藏匿于偏远乡村,他们仍在暗中观望,伺机而动。   汤尧带领其残余部队逃至云南元江山地区。他们选择在石缸庙一带构筑防线,试图以此作为最后的据点进行顽抗。   一日,敌军急切欲突围,频繁对解放军展开了凶猛的反攻。在这关键时刻,110团的一位排长英勇果断,他带领一个班巧妙绕至敌军侧翼,趁其不备,迅猛冲入敌军阵地。   他高举着手榴弹,以威严的口吻大声喝道:“别动!任何人敢轻举妄动,我就让他见见血!”敌军瞬间陷入惊惶之态,不知所措,最终皆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这位英勇的排长,正是郝珍富。在此次激烈战斗中,郝珍富凭借非凡表现被赋予“战斗英雄”的称号。   在保卫边疆、投身于云南建设的岁月里,郝珍富的人生也迎来了另一段美好的旅程,他邂逅了妻子张雨薇。 两人相识于边疆的蓝天白云之下,共同经历了边疆的艰辛与云南的繁荣。   1978年,郝珍富的人生迈入了新的篇章——他转业了。随后,他携家人迁居至昆明,这座对他而言充满未知的城市。   他们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借住在偏僻的寺庙里。寺庙虽简陋,却成了他们一家人的温馨港湾,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转业后,郝珍富从一名战士变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新的工作中。   他一心牵挂学校诸事,把大量心血投入学生成长。虽然他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但他始终乐于助人,毫不吝啬地资助贫困学生。   2024年,96岁高龄的郝珍富在这一年因病辞世。他的去世令全校师生感到深深的悲痛与惋惜。   之后,在查阅他的档案资料时,大家惊讶地发现,这位平日里默默无闻的老人,竟有着如此辉煌的英雄事迹。   他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他先后荣立3次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三等功,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然而,在生活中,他却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对自己的3个子女也很少提及自己过往的战功。   1928年,郝珍富出生于山西长治。然而,尚处幼龄的他,竟承受了父母双亡这般沉重的苦难。迫于生计,他别无选择,只能在地主家中做起了长工。   当日军侵略的阴影逐渐笼罩了他的家乡,18岁的郝珍富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参军报国。   在战场上,郝珍富屡立战功,成为了部队中的传奇人物。 在洛阳战役期间,他机智地指挥战士们成功执行了爆破任务,为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淮海战役的激战中,郝珍富率领全班战士顽强阻击敌军。战火纷飞间,他的身体多处被敌军子弹击中,鲜血淋漓,生命垂危。   但即便身负重伤,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坚守阵地,毫不退缩,直至战役取得最终胜利。   自那以后,郝珍富始终追随革命队伍,四处征战,他的脚步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直至1950年云南获得解放,为了捍卫边疆的和平与安宁,他再次随军驻扎在勐海地区。   说起丈夫郝珍富的生平经历,妻子张雨薇常常笑着调侃道:“我跟着老郝嘛,可真是住了边疆住山沟,住了农村住郊区。我们去过的地方都是些苦旮旯,但我们都一起熬过来了。”   如今,郝珍富老人已经离世,但他的英雄事迹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被铭记。   信息来源: 三次特等功!直到逝世人们才知道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人民网

0 阅读:93

评论列表

我爱钓鱼

我爱钓鱼

4
2024-10-30 22:18

老乡啊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