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彭德怀临终时希望能与朱德见最后一面,他屡次恳求看守传递消息,却均遭无

洋洋爱说史 2024-10-22 16:37:19

1974年,彭德怀临终时希望能与朱德见最后一面,他屡次恳求看守传递消息,却均遭无视。朱德得知此事心如刀割,痛斥道:“为何不让我与彭老总相见!”   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的一户普通家庭。早年,他便投身湘军,开启了戎马生涯。   大革命的风起云涌之际,彭德怀毅然选择了追随共产党,其军事天赋在红军时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三次成功指挥反“围剿”战役,力保中央革命根据地不失,为红军的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抗战的硝烟中,彭德怀身负重任,作为八路军副总指挥,与朱德等领袖并肩作战。 他参与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凭借卓越的指挥艺术与坚定的抗日信念,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   解放战争期间,彭德怀再次挺身而出,在陕北的巧妙周旋中,成功瓦解了国民党军的猛烈攻势,为解放西北五省奠定了基石。   新中国诞生后,彭德怀继续担当重任,亲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战场,成功抵挡了美军的疯狂进攻,为朝鲜战争的和平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这位英雄在晚年却遭遇了不幸。在特殊时期,他遭受了“四人帮”的残酷迫害。 他们不仅将彭德怀视为斗争的靶标,更是屡次发动大规模的游斗,让他在众人面前受尽屈辱。   尽管身心备受摧残,但在生命垂危之际,彭德怀仍念念不忘与朱德的深厚情谊,渴望能与之重逢。然而,这个愿望最终却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当朱德得知彭德怀已经离世,且未能如愿见到自己时,他悲痛欲绝,泪水夺眶而出。 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为什么不让他去见彭老总最后一面。   在八路军总部的岁月中,朱德与彭德怀这两位正副总司令,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风采。朱德性格和蔼可亲,从不轻易发火,但静默之中自有一股威严,令人敬畏。   而彭德怀则如同盛夏的暴雨,他的性格直爽且充满激情。 当他的情绪上来时,就如同一记重锤猛然落下,让人为之一震。 尽管有时令人措手不及,但这正是他率真性情的体现。   有趣的是,性格迥异的两人,却走得异常亲近。 他们之间就如同自家兄弟般无拘无束,深厚而真挚。   当抗美援朝的战火熄灭,彭德怀带着胜利的光环回到国内。 朱德在欣喜之余,邀请他与其他老战友一同游览十三陵水库,共同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们在水库畔漫步畅谈后,彭德怀忍不住摩挲着双手说道:“久违的棋局,不知你棋艺是否有所长进?”   朱德则谦逊地回应道:“若非与你切磋琢磨,我的棋艺恐怕难以有所突破。”   对于朱德而言,外出时总是离不开猎枪和行军床,这些是他行军打仗的标配。 然而,当与彭德怀相伴而行时,他却会特意换上轻便的装备,捎上小板凳和象棋,准备与这位老友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   然而,命运总是波折重重,难以顺遂。 在庐山会议上,由于彭德怀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批评和异议,被视为与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相悖,因此遭到了严厉批判,并最终被罢官。 朱德虽然未直接涉及此事,但也受到了波及,被降为中央军委常委。   彭德怀被罢官后,心情沉重,举家迁出了中南海,搬到了西北郊的吴家花园居住。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敢前去看望他的,只有朱德等少数几位领导人。   尽管朱彭两位司令在一起并肩战斗的时间最长,但他们都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人,即使坐在一起,话语也不多。   然而,当满腹委屈的彭德怀看到朱德走进他的居所时,心中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 朱德是唯一能够深刻理解他内心世界的战友,他们曾共同经历过生死患难,这种深厚的情谊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1974年,彭德怀离世,朱德也失去了一位亲密无间的战友,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痛。   信息来源: 彭德怀与朱德:最佳革命搭档--党史纵览

0 阅读:95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