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儿媳王彦彦回忆,公公在与她第一次见面时做了一桌子绿色蔬菜,这让她有些怀疑公

洋洋爱说史 2024-10-28 11:34:00

徐向前儿媳王彦彦回忆,公公在与她第一次见面时做了一桌子绿色蔬菜,这让她有些怀疑公公是不是对自己不满意? 其实这一桌子绿色蔬菜并没有别的意思,完全就是因为徐向前这个人比较节俭,家中几乎就吃不到什么肉。 然而王彦彦当时并不了解徐向前,也不知道徐向前家中的生活习惯。在王彦彦看来,作为国家的元帅,用一桌蔬菜来招待未来的儿媳,似乎显得有些不够重视,让她感觉有些被冷落。 王彦彦是少将王英高的女儿,母亲又是医院的副院长,家里的生活水平不说顿顿有肉,但招待客人肯定不会只有一桌绿色蔬菜。 少将家里都如此,更别说元帅了。因此,王彦彦一直都忘不了她与徐向前第一次见面的场景,甚至有些耿耿于怀。只不过,当她与徐向前有了更多的接触后,却发现是自己错怪了徐向前。 徐向前的父亲是晚清的秀才,家境不算太差,偶尔吃肉不会有问题。可徐向前的母亲却是一名佛教徒,而且徐向前一直跟着母亲生活,因此徐向前从小就跟着母亲吃素,养成了吃素的习惯。 受到徐向前的影响,一家人都以素食为主,哪怕是招待客人的时候,也就是多炒几个蔬菜而已。因此,那次见面徐向前并不是故意针对她。 在与徐向前的长期接触中,王彦彦发觉徐向前不仅生活过得很节俭,在公事上也是公私分明。 作为国家的十大元帅之一,国家给徐向前配置了一辆专车。按理说,这辆专车用来做什么,徐向前是有支配权利的。 然而从丈夫徐小岩的嘴里得知,那辆专车他从小就没有坐过,这让王彦彦很震惊。作为徐向前的儿子,居然没坐过他父亲的专车,那小时候他上学是怎么去的? 徐小岩则表示,小时候上学父亲每天都会给他3毛钱乘坐公交车,如果3毛钱用在了别的地方,那就走路回来,不可能用专车接送,也不会增加每天的零用钱。 不仅如此,王彦彦的婆婆黄杰同样没有享受到专车的待遇。黄杰与徐向前是黄埔同学,在革命中走到了一起。 建国以后,黄杰被安排到市中心纺织厂上班,而徐向前的家却在郊区,路程很远。作为徐向前的妻子,同时也是共产党的党员,乘坐丈夫的专车上下班并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可徐向前却不同意,他认为专车是国家的,所有的配置都是国家出钱,要是用来接送妻子上下班,是在损耗国家的利益。 不仅如此,王彦彦还发现了徐向前一个朴素的地方,那就是无论何时,徐向前都喜欢穿一身布衣,走在城市里给人一种“很土”的感觉。 她曾想过要给公公买一身好的衣衫,不过却被徐小岩给拦下了。徐小岩告诉王彦彦:“就算你买再好的衣服,父亲都不会穿!” 原来,徐向前不仅对吃的没有那么多要求,对于穿着同样如此。而且他一直把自己当成农民,不想穿得过于光鲜。这也是为何以前的战友都喜欢称他为“布衣元帅”的原因。 如果说徐向前的节俭朴素让王彦彦深感佩服,那么徐向前在对待送礼一事上的做法就更让王彦彦钦佩不已。 曾经有一位老部下来看望徐向前,特意带了两箱家乡的水果。却不想徐向前板着脸把那老部下训斥了一顿,最后水果也让老部下带走了。 在王彦彦看来,老部下看望领导,送两箱水果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可在徐向前这里却行不通。如此的严于律己,让王彦彦还有些不适应。 可徐小岩却告诉她:“这是父亲的一贯做法,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教育我们这些子女!” 渐渐的,王彦彦习惯了公公的生活习惯。可当她对公公了解的越多,就越惊呼于这位老革命身上的优良品德: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作为徐向前最看重的儿子,徐小岩也继承了父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在他工作以后,生活作风方面同样很低调,对于送礼的行为更是拒之千里,不管送礼的是谁,也不管送的是什么。 这就是老革命家培养出来的后代。这种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庭的未来。

0 阅读:28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