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辜鸿铭和陈寅恪在民国初期,被胡适之、傅斯年等等新锐文人说成遗老遗少,后来

车评李扬歪 2024-10-26 21:59:55

王国维、辜鸿铭和陈寅恪在民国初期,被胡适之、傅斯年等等新锐文人说成遗老遗少,后来觉得不太妥帖,又改了个新词儿叫“文化遗民”,其实这词儿也不新,只是文雅些罢了。

说王国维和辜鸿铭是遗老,从辫子上能看出来,但是陈寅恪被扣上遗老的帽子真的非常意外。读过王国维诗词注解,清末第一才子定位准确,也不愧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首,后来投了昆明湖,犹如一块巨石丢进湖面,泛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有人说王国维、辜鸿铭与陈寅恪是晚清的殉道者,我倒是不这么看,在清末民初的时间点,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碰撞之下,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一定会被扣上“遗老遗少”的帽子,否则类似胡适这般的新贵又如何扬名,借新文化引发变革的思潮如何蔓延...

李鸿章说那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皇权道统的变更发生的时候,传统文化也应该被扔进历史的垃圾箱。可是时过境迁,当我们现在回头,研究三位大师的学人越来越多,传统文化不是不好,而是在当年因为时代的需要被重新解构,现在终于开始回归正题。

学界这十来年对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运动,还是有很深的思辨,周期性谁都跑不掉。新的来了,旧的丢掉,结果发现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文化还是很重要,还是精华,于是捡回来。

这段我没有含沙射影,不要代入感太强,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本身就很科学...

Ps:我觉得王国维投昆明湖,大概率还是忧郁成疾,抑或是抑郁症,看看大师写的诗词,忧郁男主即视感。

0 阅读:38
车评李扬歪

车评李扬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