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湖北夫妇捡到一女婴,靠着扛煤气罐将这个女儿供到读博士。24年后,女孩亲生父母却找上门,毫不留情地宣称:“给你们50万,孩子我们要带走!”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6旬老人扛煤气罐挣钱将养女培养成博士 1987年的湖北孝感,天气特别冷,街上几乎没什么人走。 在一家妇幼医院门口,一个被人遗弃在纸箱里的女婴,正瑟瑟发抖。 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了,大家都觉得“生一个孩子就好”。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挺严重的,很多女婴从一出生就面临不少困境。 晶晶,就是这众多被遗弃女婴中的一员。 命运弄人,也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那天,在医院求医多年未果的祁春兰夫妇,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可怜的小生命。 祁春兰看着孩子冻得发紫的小脸,心里疼得不行。 或许是出于母性的本能,也或许是多年求子不得的执念,祁春兰毅然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当时的他们,只是湖北孝感的一对普通打工夫妻,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却愿意倾尽所有,给这个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晶晶的到来,让这个本来不太富裕的家庭多了一份活力。 为了给晶晶更好的生活,肖崇阳更加拼命地工作,从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到走街串巷送煤气的“扁担”,再到后来摆地摊卖小吃,他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祁春兰更是把晶晶视如己出,省吃俭用,却舍得给晶晶买新衣服,给她做好吃的。 在晶晶的记忆里,即使生活再苦,也从未缺过一顿饭,少过一件衣裳。 不过,这孩子好像总是被命运捉弄。 晶晶12岁那年,祁春兰生病去世了。 临终前,她拉着晶晶的手,忍着病痛的折磨,断断续续地告诉了她身世的真相。 “晶晶,你要记住……你不是我们的亲生孩子……但爸爸妈妈……都很爱你……” 晶晶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她紧紧地握着祁春兰的手,哭喊着:“妈妈,你别说了,我不要听! 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女儿! 祁春兰最终还是闭上了眼睛,带着对晶晶无尽的爱和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妈妈的去世,让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了。 懂事的晶晶,强忍着悲痛,默默地帮父亲承担起家务,洗衣做饭,样样都学着做。 爸,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习,将来赚了钱让你花,给你过上好日子!晶晶的懂事和孝顺,让肖崇阳感到无比欣慰。 他更加拼命地工作,只为了能让晶晶安心学习,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晶晶也没有辜负养父母的期望,她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一路从重点高中考到了重点大学,后来又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看着女儿这么争气,肖崇阳脸上笑开了花。 他觉得,这些年来的努力都值了。 就在晶晶即将出国深造的时候,一对陌生男女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你好,我们是晶晶的亲生父母…… 这对男女,就是当初狠心抛弃晶晶的亲生父母。原来,他们在这之前已经有过三个女儿了。 在那个年代,多子多福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农村地区,没有儿子,就意味着断了香火,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为了生个儿子,他们不惜铤而走险,生了晶晶之后,就狠心将她遗弃。 如今,看到晶晶出落得亭亭玉立,又如此优秀,他们动了“认亲”的念头。 晶晶,跟我们一起回家吧,我们现在过得挺好的,一定会好好对你。 说着,他们拿出一张银行卡,递到晶晶面前,“这里有50万,你就当是爸爸妈妈给你的见面礼。” 对于当时的肖崇阳来说,50万简直是个天价数字。 虽然他很有钱,但并没有被钱冲昏头,反而把决定权给了晶晶。 “晶晶,你自己拿主意,爸爸挺你的。” 晶晶看着眼前的“亲生父母”,又看了看身旁饱经风霜的养父,内心五味杂陈。 “对不起,我已经有父母了,我的妈妈已经去世了,现在我只剩下一个爸爸,我哪儿也不去!” 晶晶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唯独买不到亲情,买不到一个人的童年,更买不到一颗感恩的心。 晶晶的亲生父母最后还是没能找到她,失望地回去了。而晶晶则一心一意继续读书,后来在上海结婚生子,安定下来。 她在上海接到了肖崇阳,悉心照顾他的晚年。 对她来说,肖崇阳不仅是她的养父,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故事的结尾,没有想象中的大团圆,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思考。 晶晶的经历,是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无数被遗弃儿童的缩影。 他们的人生,或许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苦难和坎坷,但他们依然渴望爱,渴望被爱。 而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抛弃孩子的父母,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后悔和自责。 时间不能倒回,有些错一旦犯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1987年,湖北夫妇捡到一女婴,靠着扛煤气罐将这个女儿供到读博士。24年后,女孩
事友看过
2024-10-25 14:29: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