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跃进教授,曾以“实现中华富强,首先要消灭日本”的豪言壮志闻名。确诊胃癌后,他的

洋洋爱说史 2024-10-24 15:17:03

艾跃进教授,曾以“实现中华富强,首先要消灭日本”的豪言壮志闻名。确诊胃癌后,他的胃部被切除四分之三,但他仍在病房中与博士生们探讨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在他的病房中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艾跃进生于1958年。他的父亲艾柏,曾身为八路军宣传工作的中坚力量,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为了国家的自主与民族的自由不懈斗争。那些关于抗争与牺牲的叙述,自幼便在艾跃进的记忆中回响,深深镌刻在他的灵魂深处。   1976年,全国沉浸在哀痛中,年仅十七岁的艾跃进在得知周总理离世的消息后,内心涌起了难以言表的哀伤。   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踏上前往北京的旅程,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 尽管旅途遥远艰辛,但他历经两天的时间,终于抵达了现场。   在那庄严肃穆的场合中,他成为了唯一在场的少年,然而他的眼神坚定,举止成熟,以此表达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   这次经历在艾跃进年轻的心灵中种下了理想的种子,激发了他立志成为如周总理那般为国家与民众献身的杰出人物的决心。   完成学业后,艾跃进毅然决定留在他的母校——南开大学,致力于军事教育的研究与传播。当时,这个领域在高等教育中并不被视为热门,但他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性的思维,意识到了军事教育对于国家未来安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校园中,艾老师总是身着军装出现,他的课堂风格独特且引人入胜。 那种既严肃又富有幽默的氛围,使得学生们在感受军事的严谨与规范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他独有的教学魅力。   他对当时国内盛行的“娘炮”风气进行了严厉批评,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艾老师时常告诫学生们,参加他的课程就如同成为战场上的预备役。 他强调,既然身为战士,就必须严格遵守军队的纪律,展现出应有的品质与风采。   这也是他始终坚持身着军装授课的原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军事精神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然而,艾跃进的言论往往会引发诸多争议。 有人认为他“消灭日本”的言论过于偏激,但艾跃进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他强调,这并不是呼吁战争,而是希望国人能够铭记历史,重塑民族尊严,以此为动力推动国家的富强。   2014年,艾跃进被诊断出患有胃癌,这一消息震惊了众多学生和同事。 作为一位在教育领域耕耘多年的学者,他不仅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更以激情四溢的演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   面对胃癌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艾跃进并没有被病魔打倒。他坚强地进行了胃部手术,胃部被切除了四分之三。   尽管术后身体虚弱,医生建议他安心休养,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站在讲台上,继续为学生们传授知识,用他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学生。 病痛中的他,不仅没有放弃对教育的热爱,反而更加执着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艾跃进依然不忘自己的教育使命。 他把病房变成了临时的课堂,与博士生们深入探讨学术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   甚至有的学生在他的病房中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这一幕幕感人的场景,都充分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深沉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6年4月,艾跃进溘然长逝,享年仅58岁。 他的离世无疑让许多人感到深深的惋惜,然而,他坚定的教育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却如同不灭的火焰,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在艾跃进的背后,有一位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女性,那就是他的妻子付洪。 付洪不只是艾跃进的伴侣,更是其于教育事业中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携手共进,在教育领域相互支持,共同追逐着心中的理想。   她也是南开大学的教师,始终默默支持丈夫工作,一同肩负起培育下一代之重任,为教育事业倾心尽力,传递着知识与希望的火种。   在丈夫离世后,付洪选择继续坚守在那熟悉的讲台上,用她的知识和智慧,延续着丈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艾跃进的一生,无疑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告白。 他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者。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maris

maris

4
2024-10-24 20:15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