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文君:她是首称陛下的女性却因兄长错误忧惧而亡 她是晋明帝的皇后...
无忧吧
2024-10-22 12:12:15
庾文君:她是首称陛下的女性 却因兄长错误忧惧而亡
她是晋明帝的皇后庾文君,晋成帝和晋康帝的生母。出生于东晋四大家族之一颍川庾氏。她的一生,最离不开的就是东晋特色—皇权与世家的纠葛。被迫成为两方攫取权利的棋子。史书中写她因美姿仪成为太子妃。但事情的真相远没有这么简单。永嘉之乱后,司马睿在王导、王敦兄弟的辅佐下终得在江南立足。也因王氏家族贡献最大,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他不甘心受人摆布。也决定培养自己的亲信,庾氏家族便是在这个时候慢慢成长起来的。司马睿在西晋任征东大将军时,听闻庾文君兄长庾亮的名声,征辟他为西曹掾。之后庾家也和司马睿同迁江左。后来虞文君成了太子司马绍的太子妃。也让其身后的庾家成为司马家的联盟。
司马绍文韬武略,甚至被称为两晋唯一的明君。婚后二人先后生下二子一女。司马睿去世,皇太子司马绍即皇帝位,虞文君成为皇后。封后诏书中对庾文君极尽溢美之词。这本该是古代女子最完美的一生。可天不假年。就在司马绍励精图治,准备大展宏图之时,他的生命却走到了终点在位三年多的司马绍就病死了,享年二十七岁。临死前,任命庾亮和王导为辅政大臣,辅助太子司马衍。
庾皇后成为太后,而皇帝司马衍只有五岁,一个话都说不清楚的孩童怎么能统领一个国家呢,于是,群臣只能奏请皇太后临朝摄政,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
此时的庾太后,同时成为了皇权与家族两方势力的代言人。她是幼子成年前唯一的依靠。又是母家庾氏外戚中走出来的女人,承担着那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很显然,她一个人无法是无法承担所有重担的。那么选一个出身于自己家族的人辅佐自己的儿子,是目前摆在她面前最好的也是最无奈的选择。本来辅政大臣中。王导的地位高于庾亮,妹妹成为了摄政太后,无形中权利的格局慢慢发生了变化,朝廷决策基本是庾亮在主导。王导辅政时,因成帝年幼,局势艰难,只维持着大体的局面,顾不上细节。庾亮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仅仅三年,就引发了苏峻之乱。
京师陷落后,庾亮匆忙逃奔寻阳。但庾太后却被留在了京师,永嘉之乱后西晋皇室受辱而亡的情形历历在目,面对叛军,一个失去了权利的太后,活着也许远比死去更加痛苦。惊惧之下虞太后忧伤而死。时年三十二岁,江山半颓,权臣当政,世家做大,君王年幼,她终究无力支撑风雨飘摇的王朝,无法续写司马家残缺的棋局,只能以身殉山河。以身死为兄长的错误买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