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某场颁奖典礼上,王志文和一名女记者发生争执,女记者怒吼:“再狂,信不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21 19:27:09

2000年,某场颁奖典礼上,王志文和一名女记者发生争执,女记者怒吼:“再狂,信不信我封杀你!”王志文一脸不屑:“小姑娘,别高估自己了!”。 王志文给人留下又狂又傲的印象,仿佛谁都不放在眼里。 多年前,那时的王志文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 他参演了导演赵宝刚的一部戏,从那时起,两人之间的矛盾就埋下了种子。 据悉,赵宝刚当时在拍摄现场受伤,头部缝了针,但聚餐时仍有人来敬酒。王志文看不过眼,当众呵斥来人。 一番言辞犀利,让在场的人都倍感尴尬。 这绝非个例,王志文在学生时代就敢和剧组的副导演杠上。 那是1988年,李少红导演准备拍摄处女作《银蛇谋杀案》,相中了王志文担任男主角。 副导演找到他,不料王志文提出要先看剧本再决定。副导演一边骂他狂妄,一边下最后通牒,要他必须在半天内给答复。而王志文当即回绝,态度坚决。此事最终以王志文错失机会而告终,但也可见他桀骜不驯的个性。 1994年,王志文出演电视剧《过把瘾》,凭借精湛的演技和投入的表现,一举拿下当年飞天奖最佳男主角。 他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备受观众喜爱。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王志文难以驯服的性格,负面新闻接踵而至,甚至传出他被封杀的消息。 王志文何以至此? 归根结底,皆因他特立独行的个性。 他桀骜不驯,不愿随波逐流;他锋芒毕露,敢于直言不讳。 他似乎天生就与"和气"二字无缘,和谁都吵得不可开交。 有人说王志文"刺儿头",但他丝毫不以为意。 在他看来,真性情更重要,所谓的"和气"不过是虚与委蛇的代名词。 2000年,在一次颁奖典礼后台,王志文与一名女记者发生口角。 起因是王志文一时冲动,将口香糖吐在了女记者的名片上。 面对女记者的质问,王志文先是道歉,但很快便被对方的态度激怒。 他语气强硬地表示,"我觉得我是不礼貌,但我的动机绝不是针对你的名片。这件事你理解就理解,不理解的话那也没办法!" 女记者被彻底激怒,扬言要封杀王志文。 而王志文则一脸不屑,冷冷地回了一句:"小姑娘,别高估自己了!" 王志文与这名女记者的冲突,成为当晚颁奖礼的一大热点。不 少同行对王志文的行为表示不解,有人劝他多加克制,但王志文依然我行我素。 此后,媒体和他的关系更加恶化。一些媒体联合起来,发表了批评王志文的文章。 面对外界指责,王志文却不为所动。他坦然表示,自己不在乎媒体的看法,观众自会用眼睛来认识他。 颁奖礼后,这件事迅速发酵。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王志文"口香糖门"事件,指责其态度恶劣、不知悔改。 一时间,娱乐圈似乎分成两派,支持王志文的影迷和批评他的媒体针锋相对。 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此负面报道会影响王志文的事业发展。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王志文却泰然处之。 他公开表示,自己从不在乎媒体的评论,他相信观众会用作品来认识真正的他。 事实证明,王志文的判断是正确的。 尽管"口香糖门"闹得沸沸扬扬,但影迷对他的支持却有增无减。王志文的电视剧和电影作品收视率居高不下,个人魅力不减当年。 他先后出演了《激情燃烧的岁月》、《黑洞》等多部口碑与收视俱佳的作品。 其中,他在《永不瞑目》中饰演的程天豹,更是令无数观众印象深刻。 王志文用实力证明,他在演艺界的地位无可撼动。即便有些媒体还在试图抵制他,也无法阻挡他的脚步。 然而,王志文的麻烦似乎并未就此终结。又一场风波悄然而至,令他的事业再次遭受重创。 2003年,王志文主演的电影《芬妮的微笑》举行首映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王志文当众抨击影片质量低劣,直言投资方刻意削减投资,导致电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他的一番言论,无异于当众给投资方一记响亮的耳光。 消息传出,立即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投资方大为恼火,认为王志文是在故意泼脏水,给他们难堪。双方很快闹上了法庭,成为娱乐圈的一桩大案。 庭审中,投资方指控王志文恶意诽谤,意在毁损他们的声誉。而王志文则据理力争,称自己只是实话实说,绝无造谣中伤之意。 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芬妮的微笑》的票房惨淡,评价也不尽如人意,似乎印证了王志文的观点。 这起官司最终以王志文的胜诉告终,法院认定,王志文评价影片质量属于正常的言论自由,并无不当之处。然而胜诉归来的王志文,却没有露出胜利者的喜悦。 他心知此次风波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原本有意与他合作的投资方和导演,纷纷转投他人,令他的新片计划被迫中断。一时之间,王志文陷入事业的低谷。 直到几年后,王志文凭借《闯关东》《马大帅》等作品,重新赢得业界和观众的认可,才算彻底走出"芬妮风波"的阴霾。 《芬妮的微笑》主创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虽然当初对王志文颇有微词,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敢说敢当、嫉恶如仇的硬汉。 即便得罪了金主,王志文也绝不会委曲求全,他宁可得罪全世界,也要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 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虽然常常给他带来麻烦,但也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敬佩。

0 阅读:449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