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莫言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也无论是在什么年代,都会出现有人吃不饱,穿不暖,有人却天天大鱼大肉,不知道挨饿为何物。 说白了,之所以有些人对莫言有看法,就是因为莫言写的很多事情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之外。 就像古代的时候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当时皇帝不是也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吗?何不食肉糜? 其实就是人的认知不同,就像现在这个年代,有人一天做三份工,勤勤恳恳,比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里面的祥子还要勤奋,可日子却依然过得紧紧巴巴。 有些人啥都不用干,一出生就在罗马,每天啥都不用干,全世界的旅游,和1500米一瓶的矿泉水,吃500米钱一包的泡面,这些人怎么会理解普通人的苦衷呢? 再说个简单点的道理吧,小时候家里穷,没有什么玩具,闲下来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堆在树旁看蚂蚁。 看着蚂蚁忙忙碌碌的从树上脱下树叶,再拉到蚂蚁洞里面,总感觉到十分的好笑,这些蚂蚁一天到晚就这样干,他不累吗?他们这样做图什么?他们这样的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小时候还戏弄蚂蚁,把吃剩的馒头渣扔到蚂蚁洞口,然后等一大堆蚂蚁爬到馒头渣上的时候,就用树枝插起馒头渣,扔到旁边的水里面,看着一大群蚂蚁在水里面不停的挣扎。 如今,长大成人为人父,再想起年少的事情,才恍然大悟。 人们对莫言的误解也在这里,他们只想到自己当时的生活环境,就比如九几年的时候,东三省是重工业发达城市,很多家都买了彩电,洗衣机和冰箱。 而在九几年的时候,我们全村就只有一台彩电,忘了说了,我也是鲁西北的,我是一名80后,我从上辈的老人口中听到了很多很多很多,说实话,有些人总觉得莫言的话言过其实。 但是那些老人口中所说的事情,比莫言说的更夸张,大家之所以误解他,总是想当然之所以然的把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带入莫言的生活环境,这样一来,自然就会觉得莫言所说的事情太夸张了。 至于诋毁两个字,个人觉得谈不上,只能说是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无法理解莫言文章中所写的事情。 所以也建议那些误解莫言的人,如果现在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鲁西北的农村调研一下,去问一下农村里的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到底有多苦?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一定要理性。
#诋毁莫言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也无论是在什么年代,都会出现有
生活中的漂泊
2024-10-19 09:49:16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