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3月,《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采访蒋介石,问问他对陈赓的看法,蒋介石骄傲的说:他前不久才揍过你们。 蒋介石说的,是陈赓在朝鲜战场打败美国的事情。 那一刻,蒋介石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黄埔军校,那个曾与他共历战火的青年,那个后来在东征中救过他一命的朋友。 时间回到1924年,黄埔军校汇集了当时中国最有抱负的一批青年,陈赓就是其中之一。 陈赓在黄埔军校考试时表现得极为自信,甚至主动与蒋介石攀谈,表演了一套武术,给蒋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蒋介石可能从未想到,这个湖南青年将在未来的战场上数次改变他的命运。 1925年10月1日,广东革命根据地发起了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但在华阳战役中,蒋介石的第三师陷入了困境,整个部队几乎被围困。 蒋介石已经身陷绝境,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是陈赓阻止了蒋介石自杀,并背着他一连跑了160公里,最后是搭乘了一艘小船才脱险。 这次东征后,蒋介石就认定了陈庚的恩情,哪怕后来他走向共产党,蒋介石也没想着要杀他。 “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要求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必须表态,要不然是共产党,要不然就是国民党,不能同时作为两个党派。 陈赓很快决定了,他公开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并毅然退出了国民党。 很多人对陈赓的决定不理解,他救过蒋介石,要是跟着蒋介石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当时,黄埔军校内部的学生们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是陈赓和蒋先云领导的“青年军人联合会”,另一方则是贺衷寒带领的“孙文主义学会”。 陈赓在无意中发现,蒋介石已经将所有的共产党学生标注为“不可带兵”,这让他彻底明白,蒋介石这是要撕破脸皮了。 可他是坚定的共产党,他是不会为了权利改变自己的信仰。 1926年,陈赓以母亲病重为由递交了辞职信,蒋介石怀疑他是知道了,但还是选择批准了他的辞职,并给予了路费和通行证。 蒋介石选择让陈赓体面地离开,或许是因为昔日的情谊,也可能是因为他无法对这位曾救过自己性命的战友下手。 1933年,陈赓的身份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他在黄埔军校有很多的同学,因为陈赓爱玩笑,人缘也十分好。 曾经的同窗们看他被关入狱,纷纷为他求情。 因为监狱的环境不好,还特地向蒋介石为陈赓申请了一个单独的小公馆关押,后来发展到陈赓除了不能出城,可以在城里随意走动,但是身边会有人进行监视。 与此同时,蒋介石派来了陈赓的老同学邓文仪,递给他一封悔过书,许诺只要签字,他将会得到高官厚禄,甚至可以带兵指挥一个师。 陈赓却毫不动摇,拒绝了所有的诱惑。 蒋介石不得已亲自出马,试图用昔日的情谊打动陈赓。他承诺,只要陈赓愿意投降,可以随意挑选一个师来带兵。但陈赓依然坚决拒绝,甚至当面斥责蒋介石背叛革命。 蒋介石气急败坏,但也没拿他怎么样。 后来,陈赓借着一次宴会趁机逃跑,蒋介石并没有多生气。 1955年,蒋介石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采访时,谈及陈赓,情感复杂。蒋介石既为陈赓的军事才能感到骄傲,又为他选择共产主义阵营而深感遗憾。 蒋介石提到,陈赓不久前在北越和朝鲜战场上指挥作战,给美军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可以看出,尽管陈赓与他站在了对立面,蒋介石依然对他的军事才能充满敬佩。 1961年,陈赓去世的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得知后情绪失控,几次昏厥。随后,蒋介石还为陈赓设立了灵堂祭拜他。
1955年3月,《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采访蒋介石,问问他对陈赓的看法,蒋介石骄
云孜聊过去
2024-10-17 21:24:24
0
阅读: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