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袁世凯访问德国驻京公使馆,虽然才年届53,但是已经苍老不堪,身材臃肿,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14 20:46:40

民国初年,袁世凯访问德国驻京公使馆,虽然才年届53,但是已经苍老不堪,身材臃肿,事实上此时距离他去世只有4年时间了。 1912年3月10日这一天,德国驻北京公使馆迎来了一位贵客。 他便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然而,记者莫里循看到的却是一幅令人惊讶的景象:年仅53岁的袁世凯,竟已显得如此苍老憔悴。 袁世凯步履蹒跚地走进公使馆大门,像只老鸭子般摇摇晃晃。 他浑身臃肿,哪里还有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小站练兵的袁大帅。 要知道,就在几年前,袁世凯还是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 然而如今,短短几载光阴,他却如退休多年的老人一般,身体每况愈下。莫里循甚至觉得,眼前这位大总统,怕是时日无多了。 袁世凯变成这样,与他纵情声色的生活作息密不可分。 自从权倾朝野后,这位大总统便日渐懒惰,过着暴饮暴食、作息紊乱的糜烂生活。 每日清晨,袁世凯便开始大快朵颐。 据他的管家回忆,袁大总统一顿早饭便要吃下四色包子、一大碗鸡丝面,食量惊人。用 秘书张一麐的话说,袁世凯一顿饭的分量,抵得上自己十天的伙食! 除了暴饮暴食,袁世凯还嗜服补品成瘾。 他几乎每天都要喝下一大碗鹿茸汤、人参茶,还经常服用自己秘制的"活络丹"。然而再多的滋补品,也填不饱他无止境的欲壑。 袁世凯还是个纵欲过度的"种马",妻妾成群,子女众多。 即便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他却依旧放纵,丝毫不肯节制。 这种糜烂的生活,与袁世凯儿时的贫寒形成鲜明对比。 袁世凯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早逝,母亲节俭持家,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儿时饥寒交迫的生活,让袁世凯对美食和享乐有着极度的渴望。 等到飞黄腾达后,袁世凯便将儿时的梦想发挥到了极致。 他曾对母亲说,等自己当了大官,定要让她天天吃到最鲜美的涮羊肉。这一愿望,袁世凯做到了。 然而,他虽然从此锦衣玉食,却也因过度沉溺而掉进了无尽的深渊。 袁世凯晚年的荒淫,与他不爱锻炼也有关系。 据说这位大总统即便公务再忙,也极少外出走动,更不要提锻炼身体了。 终日在家吃喝玩乐,再加上纵欲无度,不出三五年便会将身体榨干也属正常。 然而,当时的袁世凯绝不会想到,自己的作为已经为覆灭埋下了祸根。 这个曾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会葬送在自己的糜烂生活里。 1913年,袁世凯用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他称帝的野心就愈发膨胀。 到了1915年,袁世凯为了获得日本支持他称帝,竟然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条约。 自此,袁世凯权力滔天,几乎要成为全中国的主宰。 就在此时,袁世凯身边的亲信和儿子们都蠢蠢欲动,各自心怀鬼胎。 他们一个个梦想着要做"开国元勋",对袁世凯称帝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袁世凯深谙"民为水,君为舟"的道理,迟迟不敢行动。 令人惊讶的是,最终促使袁世凯下定决心称帝的,竟然是一份伪造的报纸! 原来袁世凯素来喜欢阅读《顺天时报》,认为看了这份报纸就可以足不出户知天下。 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看的这份报纸,竟是儿子袁克定特意伪造的! 袁克定为了哄骗父亲称帝,故意在报纸上刊登了大量支持帝制的舆论。 天真的袁世凯还当真了,在亲信和儿子的怂恿下,于1915年12月12日称帝。 谁知帝制宣布后,舆论哗然,讨袁之声不绝于耳。 更有蔡锷等人组织"讨袁护国军",公开反对袁世凯的帝制。此时袁世凯方醒悟自己受骗上当,然而一切都已经太晚。 等袁克定的阴谋败露,袁世凯大发雷霆,当即召来儿子,拿起皮鞭狠狠抽打,边打边骂:"你这逆子竟敢如此欺骗父亲、误国殃民!" 袁克定被打得遍体鳞伤,从此不敢再提称帝的事。 然而,袁世凯的身体和精神却在这场闹剧中遭受了沉重打击。 他本就体弱多病,如今更是受到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整日郁郁寡欢,抑郁成疾。 据说,晚年的袁世凯就像一具行尸走肉,只能靠仆人照料起居,连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 他经常对身边的人抱怨:"我真是后悔啊!若不是你们这帮蛀虫在一旁煽风点火,朕又怎会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最终,积劳成疾的袁世凯还是没能熬过1916年。 这一年6月6日,年仅58岁的袁世凯病逝于北京总统府,结束了他黯淡失意的一生。 根据当时的检验报告,袁世凯的死因是严重的尿毒症。 医生认为,长期饮食不节制、纵欲过度是导致其早逝的主因。 袁克定事后曾忏悔道:"我不该用那样卑劣的手段去欺骗父亲的,都是我害了他啊!"然而,一切都已经太迟太迟。 袁世凯的一生,堪称一部荒诞的悲剧。 他出身贫寒,起初只是一介武夫,但靠着自己的力量一步步爬到权力的巅峰。 然而就在他称帝称王的关键时刻,却因为儿子的欺骗和自己的糊涂,葬送了一切。 这不禁令人扼腕叹息,也让世人对权力和欲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0 阅读:13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