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陈诚因家中丧事匆匆返回。久别重逢的妻子,满怀期待地想要与他共度良宵。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4-10-14 11:38:34

1925年,陈诚因家中丧事匆匆返回。久别重逢的妻子,满怀期待地想要与他共度良宵。不料,刚到床上,就被他一脚踹开。妻子心寒不已,抓起刀狠狠捅向自己喉咙。陈诚见状,脸色骤变,边往外跑边大喊起来……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婚姻往往成为了人生的枷锁,而不是幸福的港湾,陈诚和吴舜莲的故事,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他们的婚姻,如同一座看似坚固实则摇摇欲坠的桥梁,横跨在传统与现代、责任与自由之间。 陈诚,一个意气风发的军官,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却在家庭生活中显得笨拙而冷漠。 而吴舜莲,一个温婉贤淑的传统女子,用尽全力维系着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 这对夫妻之间的鸿沟,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注定永远无法相交,但命运却又将他们紧紧绑在一起,谁也无法轻易挣脱。 每当夜幕降临,吴舜莲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常常会想起她和陈诚相识的那天,那时的他们,还不知道未来会经历怎样的风雨。 吴舜莲曾幻想过无数次丈夫归来的场景,却没想到重逢竟是如此的尴尬与心酸。 1925年深冬,北风呼啸,雪花纷飞,陈诚正在军营里忙于训练新兵,突然接到一封家书,他颤抖着手拆开信封,字里行间透露出父亲病危的消息。 陈诚立即请假启程,一路上,他辗转多种交通工具,甚至徒步跋涉,只为能早一刻见到父亲最后一面。 然而,当陈诚终于踏入家门时,迎接他的却是一片哀嚎声,父亲已经离世,留下的只有一室悲凉,陈诚呆立在门口,浑身的疲惫瞬间被悲痛淹没。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是他阔别七年的妻子,吴舜莲看到丈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被忧虑取代。 吴舜莲轻声唤道:"你回来了。"然后默默地为陈诚脱下沾满雪花的大衣,递上一杯热茶。 陈诚机械地接过茶杯,目光却始终没有落在妻子身上,他的心思全在刚刚去世的父亲身上,对妻子的存在仿佛视而不见。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舜莲忙前忙后,操持丧事,她安排宾客,准备祭品,照顾婆婆,但这些在陈诚眼中却显得格外刺眼。 丧事结束后的一个寒冷夜晚,月光如水,洒落在老宅的院子里,吴舜莲站在房门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轻轻推开了门。 屋内,陈诚正坐在书桌前,借着昏黄的灯光翻阅着什么,听到开门声,陈诚放下手中的书,面无表情地看着吴舜莲。 吴舜莲鼓起勇气,缓缓走到床边坐下,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触碰丈夫的手臂,就在这时,陈诚猛地站起身,仿佛被烫到一般,"你干什么?"他厉声问道。 吴舜莲被吓了一跳,但还是鼓起勇气说:"我们已经七年没见了,我...我想..." 吴舜莲的话还没说完,陈诚就冷冷地打断了她:"我们早就没有夫妻之实了,你别自作多情。" 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刺进了吴舜莲的心,她呆坐在床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突然,吴舜莲站起身,快步走向书桌,陈诚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抓起桌上的裁纸刀,对准自己的喉咙。 陈诚瞬间慌了神,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你疯了吗?快把刀放下!"他大喊着,试图靠近吴舜莲。 但吴舜莲后退几步,刀尖已经触碰到了皮肤。"别过来!"她喊道,泪如雨下。 陈诚意识到情况的危急,立刻转身冲出房间,一边跑一边大喊:"来人啊!快来人!舜莲要自杀!" 陈诚的惊慌呼喊惊动了整个宅院,家人匆忙请来了附近的郎中,郎中闻讯赶来时,吴舜莲已经失血过多,面色苍白如纸,但所幸刀锋并未伤及要害,经张郎中的精心救治,吴舜莲的生命终于脱离了危险。 说起陈诚与吴舜莲的婚姻,源于两家长辈的精心安排,是一段典型的包办婚姻,在那个年代,婚姻往往被视为两个家族的结合,而非两个人的自由选择。 他们的结合更多地考虑了门当户对、家族利益,而非个人感情,婚后初期,两人虽然彼此陌生,但也曾努力适应这段关系,试图建立起夫妻之间应有的亲密。 但陈诚因工作原因不得不长期离家,两人被迫分居,这漫长的分离成为了他们婚姻的转折点,聚少离多的生活模式逐渐侵蚀着他们脆弱的感情基础。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缺乏爱情的基础,又经历了长期分离的考验,最终演变成了一种形同陌路的关系。 参考资料:陈诚的妻室儿女.--文史月刊2012-05-01

0 阅读:35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