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李宗仁和妻子返回大陆,毛主席亲自接待了他们。期间,李宗仁却对主席毫不客气,当众就要毛主席为他安排官职,主席只给他回了四个字,这四个字是什么呢? 1949年4月,蒋介石退回台湾,李宗仁并没有选择跟随,而是以“治病”为由,去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李宗仁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蒋介石不仅废除了李宗仁的“总统”职务,还在1954年剥夺了他的一切国民党职务。 失去政治价值,美国自然不会多关注他。 生活上的窘迫和政治上的孤立,让李宗仁这位曾经号令几十万军队的枭雄,开始怀念起大陆和故乡,他频繁关注大陆,更计划着回到大陆。 李宗仁并不是冲动行事,他回大陆还是因为看到了大陆的潜力。 1953年抗美援朝,解放军仅击退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还迫使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这一事件深深震撼了李宗仁,他开始意识到,新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军队更是以少胜多,愣是把印度军队打的落荒而逃。 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事领袖,李宗仁对这场胜利有着深刻的理解,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战术水平让他对新中国更加信服。 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当这一消息传到美国,李宗仁激动得难以自已。他与好友开了一瓶珍藏多年的红酒庆祝,感慨道:“我失败得值啊,因为我的失败,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这三件大事,彻底坚定了李宗仁回国的决心。他向派遣自己的秘书程思远,前往北京探探口风。 程思远是李宗仁的得力助手,他此行的任务,就是与中共高层接触,了解他们对李宗仁回国的态度。 到达北京后,程思远先联系了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李克农虽然对李宗仁的回国态度积极,但也不敢擅自做主,便把情况汇报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非常重视这件事,立即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向毛主席汇报了相关情况。毛主席汇则表示:“李宗仁的回国是大事,必须谨慎处理。” 在一番周密的安排之后,李宗仁终于得到了回国的机会。 1965年7月26日,李宗仁在北京东郊的一家纺织厂参观时,突然接到通知:毛泽东要在中南海接见他。这个消息让李宗仁激动不已,他立刻赶回中南海。 见面后,毛泽东用他一贯的幽默打破了初次见面的拘谨:“德邻先生,你上当了!” 李宗仁听得一头雾水,毛主席接着解释:“蒋介石天天骂我们共产党是‘匪’,你回来,不是误上贼船了吗?”毛泽东哈哈大笑,李宗仁也跟着笑了,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两人聊到了很多关于祖国建设的话题。双方都在感慨中国如今的发展一片光明,李宗仁也吐露了他回国后的第一个请求:他希望能为新中国出一份力,最好是能担任一个副国级的职务。 这个请求一出,现场的气氛立刻凝重了几分。 李宗仁的理由也很充分:他曾经是中华民国的代总统,职位太低不合适,而且他不愿意屈居那些曾经在国民党内位阶低于自己的人之下。 毛主席并没有当场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只是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我们得好好考虑一下。”于是,这件事暂时搁置了。 次日,周恩来专门找李宗仁谈话,向他解释了其中的难处。 李宗仁作为国民党的代总统,担任副国级干部可能有些屈尊,但更高的职位也不太合适。国家会给李宗仁副国级的待遇,但暂时没有合适的职务安排。 意思已经很明确:李宗仁想要高位,短时间内是没有希望了。 李宗仁回国后迟迟未能获得职务,除了表面上的职务安排问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李宗仁虽然回国,但他的政治信仰与当时的中共并不完全一致。他自己也坦言,自己并不是一个马列主义者,而是一名爱国者。这种立场上的差异,使得他在新中国的政治环境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周恩来曾对程思远提到,李宗仁回国后需要过“五关”:政治、思想、社会、家族、亲友。这五关,指的是李宗仁需要在这些方面得到认可和信任,才能真正融入新中国的政治生活。这也是他未能立即获得职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为直肠癌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在去世前,李宗仁口述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信中,他表达了对回国决定的坚定信念,呼吁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士回归祖国的怀抱。 1969年2月1日,李宗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周恩来亲自到场并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了李宗仁的一生和他的贡献。这位曾经的中华民国代总统,最终安葬在了祖国的土地上。 参考信源:人民政协网——《7月20日 | 政协日历,一图速览!》
1965年,李宗仁和妻子返回大陆,毛主席亲自接待了他们。期间,李宗仁却对主席毫不
云孜聊过去
2024-10-13 18:28:59
0
阅读: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