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日本军在国内肆无忌惮横行,北大教授刘文典先生也曾被其蛮横抄家。过程中

云孜聊过去 2024-10-10 09:32:54

1973年,日本军在国内肆无忌惮横行,北大教授刘文典先生也曾被其蛮横抄家。过程中,日本翻译官大喝要求其回答太君训话,而在刘文典看来这无疑是种羞辱,更是大骂回道:“我以发日本语为耻!”。 1973年,北平沦陷后,很多文人都南下避战了,但刘文典因为一些事情留在了北平,等他想走时已经被日本人给堵住了。 日军为了迷惑群众,打算和当地的一些名人“合作”,或者是收拢一些有名气的汉奸。 当得知刘文典还在北平时,于是派遣一群日本军兵无耻地闯入刘文典的住所,日军在被拒绝后,在刘文典家里翻箱倒柜。 日军是想以此威胁刘文典,可他镇定地站在自己书柜前,和妻子一样沉默不语,明明会日语却不和日本兵说话。 刘文典先生在北大教书,同出了名的学识一样的,还有他的“倔脾气”,有时候还会被同事成为“怪咖”。 他平生最痛恨日本人和汉奸,且这种强烈的仇恨,在长子参与抗日请愿活动身亡后,更是愈演愈烈。 面对多次来劝他合作的周作人,还曾数次规劝:“民族大节!岂可马虎!你我文人更应惜羽!” 如此的不合作,导致了刘文典被数次强硬的抄家。 可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学者,面对敌人却说出一句坚定有力的:“我以发日本语为耻!”震惊所有人。 或许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只是一次小小的对峙。 刘文典可说是单刀直入,一人与这些侵略者明面抗争,让日本鬼子知道,手中无刀无枪的中国学者,自己本身就是一把刀!一杆枪! 刘文典先生对日本侵略者的对抗,以及国民党后续的消极抗日行为,均持有激烈的反对态度。 “日寇侵华,祖国山河破碎,应团结抗日,怎可置大敌当前而不顾!” 刘文典的气节带着一股子的“狂傲”,他不怕日军,也不怕蒋介石,甚至在踹蒋介石后还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1928年,刘文典先生担任安徽大学校长。 在同年冬日,安徽学界爆发了大规模的学潮,恰好蒋介石到此,批判安徽学风不正,共党猖獗,要严惩安徽大学学子,便立即传令让刘文典来见。 刘文典本就厌恶蒋介石的消极抗日、反共等一系列活动,直接放话:“我非贩夫走卒,你不可对我呼来唤去。”随后更是大胆扬言,自己革命诸多功绩,蒋介石区区,怎可奈何! 两人一见面,便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蒋介石不断逼迫刘文典交出主持学潮的学生,而后者表示“绝不可能”“大学不是衙门,学校的事我自己来管。” 蒋介石怒极,便诬陷刘文典“治学不严”,将其关进监狱。 不过,刘文典这个倔脾气的怪咖,在文界的名气可不小,文学界很多人也十分佩服他的才学。 大抵是那个时期,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激烈的抗日情绪将多数爱国志士拧成了一股绳,而刘文典又是抗争激烈的代表。 有的时候,好友也忍不住调侃他一句:“嫉恶如仇的老刘。” 得知刘文典被押入监狱后,安大的学生们,以及教育部部长蒋梦琳、公学校长胡适、蔡元培等人纷纷前来与蒋介石周旋。 各类期刊报纸更是大肆宣扬刘文典的治学理念以及其革命功绩,为蒋介石造成巨大压力,不得不“放虎归山”。

0 阅读:4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