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不要把我去世的消息告诉奶奶,就说我出国留学了。”2019年,年仅29岁

云孜聊过去 2024-10-11 22:36:04

“爸,妈,不要把我去世的消息告诉奶奶,就说我出国留学了。”2019年,年仅29岁的张迪因病离世,临终之前,他做了两个决定,令人感动。 张迪从小就喜欢看书,小时候父母给买的绘本,小张迪就看的津津有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底部,很多人看到小张迪那么喜欢读书,都会夸赞一句,这孩子以后学习肯定好。 从上小学开始,张迪就是三好学生,初中、高中都上的本地的重点学校。 大学后,张迪也没有放弃学习,在参加社交活动的同时也不忘了学习,就这样,他成功拿到了较大的硕士证书。 这下子,张迪可在亲戚邻居那边出了名,纷纷看好张迪的未来。 张迪也激动的表示,等以后赚钱了一定要带全家去旅游。 就在张迪也为自己的光明未来期待时,他忽然长了一身的红疹子,他好奇的在镜子前看自己身上的红疹子,觉得应该是天气太热导致的。 于是给自己买了一些寻常治疗红疹的膏药,随便涂了涂。 几天后,张迪再次看自己红彤彤的的背部,膏药似乎没有一点作用,他自己也没感觉到太过潮湿,为什么红疹一直不消退? 不仅没好,反而看着好像有渗血的迹象。 思来想去,张迪决定还是去医院看看。 来到医院后,医生听了张迪的描述,决定让他做了一个全面的检查,医生也希望张迪并不是自己猜测的那样。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了,是医生想到的那个最坏结果——急性白血病。 张迪直接就懵了,他根本不敢告诉父母,只能自己想住进医院里,可这个病之所以叫做急性白血病,就是根本不给人时间。 住进医院没多久,张迪的状况就瞒不住了,他只能跟父母坦白自己患了白血病。 父母有些不敢置信:“之前好好地,怎么会患上白血病呢?” 几个月前,张迪在进实验室前的体检中还好好的,谁也不知道张迪为什么会突然患上白血病,可这个病患上,基本上就被判了死缓。 医生告诉他们,要是赶紧做骨髓移植,张迪还是有救的。 张迪的父母赶紧让医生给自己检查,他们要是能匹配上就不用苦苦等其他人捐献了,幸运的是,父子俩匹配上了。 虽说医生不建议父亲捐献,他年纪不小了,有一定风险。 父亲却坚持要给儿子捐献,比起自己的健康,他儿子的命更重要。 可能是幸运,张迪在移植了父亲的骨髓后恢复的还可以,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这一家人的脸上,他们的日子又有了盼头。 可没过几年,张迪的病情再次复发,这次比上次更加迅猛,就算做骨髓移植,成功率也比较小。 手术费对一家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要70多万。 看着发愁的父母,张迪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不治了” 张迪的父母大吃一惊,他们知道儿子一向懂事,但是他们就是倾家荡产,也会挽救儿子的生命,怎么能放弃自己的生命呢? 可经过上次骨髓移植后的再次复发,张迪明白自己这个病,就是一个无底洞,他对自己放弃治疗的决定和清醒。 他只希望父母能答应他两个愿望,一是把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 他才刚步入社会不久,从未对社会有过什么贡献,把遗体捐赠出去也算是对这个世界有一个交代。 二是对奶奶隐瞒自己去世的消息,就说他是去国外留学了,他不希望奶奶这么大年纪了,竟然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接受不了。 张迪的事情引起了一些媒体的注意,他没有为了活着而渴求社会的帮助,只是说“人死了留一盒骨灰毫无意义,不如做一些有贡献的事情。” 2019年,张迪去世,他一直很遗憾自己没能给社会做出贡献,但他的积极正能量的精神,却是留给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为了不让家庭破碎放弃自己,为了不让社会失望,捐献遗体,为了不让奶奶伤心,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他把所有的温柔都留给了其它人,对自己选择了放弃。 他留给社会的不止是物资贡献,更多是精神上的贡献。 参考信源:人民日报——《“拒绝低质量生存”,放弃治疗的交大硕士走了》

0 阅读:89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