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实施江葬了,把骨灰撒到江里,一个人收费150元,然而却有网友提出异议,“长江是亿万同胞的水源地,他们干这种事让下游人民有何感想”还有网友表示,“真是看不懂,交150块钱合法了,不交钱就是违法 金秋时节,长江南岸的南京市正在为一场特殊的活动做着准备。 2024年10月29日至31日,南京市将举行一年一度的集体江葬活动。这项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的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告别仪式,更是一种环保理念的践行。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近日发布的通知显示,今年的集体江葬报名时间为10月8日至12日。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每户登船人数限定为2人,主办方将为每位参与者免费赠送一枝菊花,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一细节的变化,体现了主办方对活动细节的用心考虑。 集体江葬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安葬方式,近年来在南京市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据统计,自1991年南京市开始推行江葬以来,已有约1.3万人选择了这种方式。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人们对传统殡葬观念的改变,以及对环保理念的认同。 对于很多选择江葬的家庭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一位曾参与江葬活动的市民表示,看着亲人的骨灰随江水缓缓流去,虽然心中不舍,但也感受到了一种特殊的宁静和释然。 这种感受,或许正是江葬能够吸引越来越多人选择的原因之一。 然而,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难免会引起争议。有人担心,将骨灰撒入长江是否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对此,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的周守标教授给出了专业的解释。 他指出,骨灰主要由矿物质组成,不含有机物,因此不会对长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相比于每天自然沉降到江中的大气粉尘,骨灰的量微不足道。 这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担忧。 除了环境影响,江葬还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挑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将亲人的骨灰撒入江中,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需要克服心理障碍的选择。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新的殡葬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市的集体江葬活动对本市居民是免费的,而对外地户籍的参与者收取150元的费用。 这一政策既体现了对本地居民的福利,也考虑到了活动的可持续性。相比动辄数万元的传统墓地费用,江葬无疑是一种更为经济的选择。 南京市的集体江葬活动,是我国推行绿色殡葬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绿色殡葬,各地也纷纷推出了诸如树葬、花葬等多种环保安葬方式。 这些改革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减轻了环境压力,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江葬反映了现代社会对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变化。它不再将死亡视为终点,而是将其视为生命循环的一部分。 将骨灰撒入江中,象征着生命回归自然,与万物共生。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然而,推广江葬等新型殡葬方式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殡葬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需要长期的宣传和引导。 其次是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的完善。如何确保江葬等活动的规范化进行,如何平衡环保需求和民众的心理需求,都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此外,江葬等新型殡葬方式的推广还需要考虑地域差异。对于内陆城市来说,可能需要探索其他适合本地特点的环保安葬方式。 这就要求各地在推行绿色殡葬改革时,既要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又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可以预见,像南京市集体江葬这样的环保安葬方式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采用。 在推广环保安葬的同时,如何保留传统文化中关于生命和死亡的美好理念,如何在现代化的殡葬方式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江葬不仅仅是一种殡葬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总的来说,南京市的集体江葬活动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环保的、富有人文关怀的殡葬方式。 它不仅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观。 在未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相关政策的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像江葬这样的绿色殡葬方式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选择!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2024年9月29日——《2024南京集体江葬将开始报名:已持续三十多年,当地居民免费》)
南京实施江葬了,把骨灰撒到江里,一个人收费150元,然而却有网友提出异议,“长江
阿离言娱乐说
2024-10-06 18:40:56
0
阅读:523
秋心川叶
不如树葬,清明节除草浇水!
佛前雁影
此法很好!干净利索,不留痕迹。
青椒不辣
这是多大的仇非得恨挫骨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