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反映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近期,全国多地针对反映农村大龄青年婚恋难的建议和提案进行了答复。
看了相关数据,确实挺严峻。从1980年到2010年,在这30年当中,男性出生人口,比女性整整多出来了3600万,平均下来一年就是120万。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大概要有1成,或1.5成的男性,未来很难娶上媳妇。这个比例还是蛮可怕的。
打对象难,那么自然就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问题。比如最明显的就是彩礼问题,尽管我们一再提倡杜绝大操大办,拒绝天价彩礼,但实际当中并未有太大的改观,甚至一些地方有过之无不及,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为了娶上媳妇,有人愿意为高价彩礼买单。要么打光棍,要么高价彩礼,两者摆在你面前,你怎么选?父母怎么选?答案不言自明。
男女比例极不对称的情形下,农村大龄青年当然婚恋难。在城乡鸿沟面前,农村青年能拿得出手的竞争力实在太少了,拼学历拼不过,拼家庭拼不过,拼个人能力,大概率也是拼不过的,因为但凡有点能耐的人家都进城了。在综合实力均处下风的情况下,你们和更优秀的人去争夺择偶权?
人口结构不是商品,可以调节,可以通过外部力量来平衡,30年形成的性别结构失衡,还需要用时间来消化。实际上,男女比例失调一直都存在,统计一下从2010年以来,同样很严峻。所以说,要想在未来的婚恋当中争取主动,就要全面优秀,要不然真就落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