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然身上流淌的不是中国人的血液,但我有百分之一百的中国心,我将用一生来报答中国!印尼富商熊德龙虽是印尼和荷兰的混血儿,却坚称自己是中国人,无偿向中国捐款建校、医院和公共设施等超过4亿元! (信源:央视网2007年1月24日,[华人世界]我的中国心-熊德龙(一) ) 1995年成千上万的华人欢聚一堂庆祝祖国国庆,在众多黄皮肤和黑眼睛的国人中间。 一个外国人手拿中国国旗眼含热泪大声呼喊,很多人都会疑惑男子为何如此热爱中国。 上世纪40年年代印尼一个男婴被人遗弃在了路边,11月的天气已经非常的寒冷孩子被冻得哇哇大哭。 最后孩子被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带走了,一年之后在印尼居住的华人夫妻来到了孤儿院。 他们打算收养一个孩子,进到孤儿院以后他们的注意力都在小婴儿身上,在两人的商讨下正式收养了婴儿。 并取名叫做熊德龙,在熊德龙的印象里最早学会的语言不是外语而是中国话。 小的时候父母总会抱着他教他说话,还总是给他讲一些中国的寓言故事和神话。 除了外貌上他其实就是一个实打实的中国小孩,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父母所有的爱都给予给了他。 他在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他的心里他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在他才印象中父母的形象一直都是伟岸和善良的,他们经营着一家面馆,这也是一家人的经济来源。 作为商人夫妻俩也从来都是光明磊落,从来不缺斤少两遇到同胞的时候他们还会给予帮助。 同时他在父母身上还感受到了深深的情亲,每一次到年底父母就会将积蓄的一部分寄回中国老家。 让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一年家里实在是没有钱,母亲就将嫁妆卖了换钱,爱国思乡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也印在了熊德龙的心里。 他还没有成年的时候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在一家小工厂打工,两年以后他攒了一部分钱在父母的支持下。 他开办了第一家小型工厂成为了一个小老板,他为人真诚脾气也好,遇到事情喜欢和平解决。 周围的居民还有工厂的员工对他都是赞不绝口,他的事业也变得越来越壮大。 3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出名的成功人士,即便是后来移民到美国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在当时的华人圈子里他的印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他经常自掏腰包组织各种多样的活动,就是为了增强华人的凝聚力。 香港回归的时候他组织了盛大的欢庆仪式,五星红旗升起来的时候他是激动的热泪盈眶。 后来他向国内无偿捐赠了这种物资,建设学校医院和很多工作设施。 在他的心里中国就是他的故乡,他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见到祖母时,他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 他对于中国文化非常的喜爱,他多次摆放了山区里的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熊德龙还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每一年还会捐赠很多的课本和文具。 每一次采访的时候他也多次表示,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教导,他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是有一颗中国心。 只要懂得感恩不忘初心,做什么事情懂得持之以恒,相信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害羞]
我虽然身上流淌的不是中国人的血液,但我有百分之一百的中国心,我将用一生来报答中国
事友看过
2024-09-24 14:28:54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