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影响有多大?”计划生育的提出者马寅初,娶2个老婆、生8个孩子,自己为何

事友看过 2024-09-23 15:58:50

“计划生育影响有多大?”计划生育的提出者马寅初,娶2个老婆、生8个孩子,自己为何没有以身作则?   (信源:人民网 ——马寅初力主计划生育遭批评 周恩来为之打抱不平)   1955年,已经69岁高龄的马寅初开始着手研究中国的人口问题,他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实地调查,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农村,他亲眼目睹了因人口众多而导致的贫困状况;   他看到了城市人口膨胀给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带来的巨大压力,他还深入工厂了解劳动力供给过剩的情况。   在调查的同时,马寅初广泛收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人口增长率、粮食产量、教育资源分配等各方面的数据,试图从数字中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还研究了其他国家的人口政策,希望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经过两年的深入研究,马寅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面临巨大障碍。   于是他开始在学术圈内小范围地讨论这个想法,希望得到同行的反馈和建议。   1957年机会来了,在全国最高国务会议上,马寅初正式提出了他的"计划生育"构想,他用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每个孩子的未来。   当时有些专家认识到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对马寅初的建议表示了支持,这给了马寅初极大的鼓舞,他感到自己多年的研究终于得到了认可。   但要推行这样一项影响深远的政策并非易事,他预见到可能会遇到的阻力和质疑,但他坚信这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   马寅初的提议标志着中国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虽然正式的"计划生育"政策要到很多年后才全面实施,但马寅初的远见卓识为这一政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一个出生于19世纪末的知识分子,马寅初的婚姻和家庭结构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规范和个人经历。   他的第一段婚姻是在20岁时由父母包办的,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做法,后来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结识了第二位妻子,这段关系更多是基于感情和共同的知识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马寅初对待两位妻子都很尊重,并确保她们和孩子们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马寅初的八个子女出生于他提出"计划生育"理念之前,当他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时,他的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1955年开始研究人口问题到1957年正式提出"计划生育"构想期间,马寅初没有再生育子女。   这表明他不仅在理论上支持人口控制,也在个人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他曾说:"正是因为我有多个子女,我更能体会到人口增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这种从个人经验出发的论述,增添了他观点的说服力。   当时村里有人偷偷多生孩子,甚至不惜交罚款,那个年代的人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要多个孩子呢?   在我们那个年代,多子多福是根深蒂固的想法,那时候农村还是靠人力干活儿。   孩子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多,家里的日子就能过得好些,再说了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养老保险,儿女就是养老保障。   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宁愿被罚款也要生孩,但是现在的观念已经不一样了,养老的保障是自己的,不能将这个责任压在孩子身上。    #万能生活指南#[加油]

0 阅读:1
事友看过

事友看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