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解放军战士挽救了一名老人,多年后老人通过记者朋友找到他,战士才知道原来他救的是开国上将。 1972年普普通通的一天,赵保群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等到他反应过来铃声是哪个房间传出来的时候,朦朦胧胧的睡意几乎一扫而空。 他飞奔向那个门,看到的便是已经病重到不省人事的老人,而他为老人着急的东奔西走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老人竟是开国上将。 赵保群1969年加入解放军的队伍,进入部队后他训练十分刻苦,很快便成为了北京卫戍区某警卫班的班长,成为班长之后,他训练更加努力,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希望自己能够在部队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天,赵保群却突然接到了一个特殊的命令。上级要求他和一些战友前往解放军301医院保护一个名叫张绪的老人,赵保群和战友都对这条突如其来的命令十分困惑,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于是他们没有多想便来到了医院。 等到这些人来到医院看到的便是一名左腿受伤的老人,这位老人虽然此时此刻看起来因为生病显得有一点憔悴,但眉眼中却有一丝军人特有的霸气之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老人虽然长得慈眉善目,却一点都不愿意与人交流,他更多的时候都自己一个人呆着,别人和他说话,他也总是置若罔闻。 赵保群等一行人接到的任务只是对这名老人好好保护,并没有要求对其生活上多加照顾。 因此赵保群刚开始并没有把这位老人孤僻的行事放在心上,他只是把这位老人当做一个因为生病而性格怪异的小老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赵保群却发现了张绪的不同之处。医院的伙食每次都会送到老人病房里,而这位老人不仅从来不会浪费粮食,还经常把上一顿的馒头留到这一顿吃,即便护士再三强调让老人无需担心饭菜不够,但老人依旧每天都十分节约自己的饭菜。 老人的这些举动不由得让赵保群想到了自己的爷爷,赵保群小时候家里条件也并不富裕,因此家里人对于粮食也是万分爱惜。有了这样的联想后,赵保群不禁对老人更加关心,在老人行动不便时,他总是默默搭一把手。 这天晚上,赵保群刚刚进入睡眠便被一阵铃声惊醒,原来是那位老人突发疾病,赵保群来不及思考便立马飞奔到老人房间。 一进入病房他看到的便是口吐白沫脸色苍白的老人,由于当时是晚上,医生并不在医院,赵保群来不及思考,抱起老人便飞奔前往了医生家中。 经过一夜的飞奔与急救,老人最终并没有大碍。但这件事发生后没多久,赵保群和战友一行人便被召回了部队,赵保群离开医院的时候,只来得及听说老人没什么大事,都没有再与老人见一面便匆匆离去。 时光荏苒,很快便是两年过去,此时的赵保群早已从部队退伍,他过上了再为普通不过的平凡生活。 然而这天,他却突然收到了一封来信,这封信正是当年他照顾的那名老人写来的,令他感到惊讶的是,那位老人坦白了自己的身份,原来他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少将张爱萍。 张爱萍是什么人,那可从1925年便投身革命的老革命家,曾多次在革命战争第一线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担任过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还曾在1944年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淮北军区的司令员,这样一位家喻户晓的开国将军,赵保群可以说从小便听说过他的事迹。 也是这时候赵保群才反应过来,曾经上级派他们去往医院正是为了在动荡时期尽可能地保护这位老将军。 而此刻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距离自己保护张爱萍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张爱萍竟还能找到他的联络方式并给他写来信件。 张爱萍发来的信件中除了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外还表达了对赵保群的感谢,他表示自己十分惦念这位救命恩人。 在得知他退伍后的这几年里从未停止过寻找他,如今终于通过记者朋友吴邦义的帮助找到他,却因为工作原因难以亲自来拜访,看到最后,赵保群才发现与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些汇款。 赵保群被这位将军的真挚深深地打动了,之后的日子里,张爱萍经常给赵保群寄来汇款,而赵保群讲这些汇款聚集起来,以张爱萍的名义捐给了当地的小学。 多年后,两人依旧保持有联络,这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场神奇的缘分。
1972年解放军战士挽救了一名老人,多年后老人通过记者朋友找到他,战士才知道原来
洋洋爱说史
2024-09-23 17:06:1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