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多,说点什么吧。
想不到与三剑客同行的活动能够办起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场,每个场都来了很多人,人生第一次在大屏幕前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好一起看TGT,哪怕是他们的最后一集节目,都是种全新的体验。我要感谢,没有她这个活动不可能办得这么好,当然还有分会场的许多人,耀宁、海波、绿组的成员们,还有B站和每一位到场的朋友,有了你们,让我感到这次线下活动不是一次告别,而是另一个开始。
三剑客教会了我理解的大部分汽车文化,也一直是
我的职业生涯的指明灯。没有他们,我从未体会到梦想的价值和重量。从最早的极速汽车频道,到百度TopGear吧,到《巅峰拍砖》,到Dk秀,再到《车叙》,我一直有一种强加给自己的“使命感”,认为我在做一种高于自己的职业甚至是人生的事情,这种使命感时常压得我喘不过气,近期越发严重。
实不相瞒,一周前在高速上爆胎时,我侥幸无碍,但有了退出的想法。近些日子,也许是节奏太快,我闭上眼睛出现的都是过去的闪回,一切像故地重游,伸出手抓不到,挥挥手抹不去。这半个月来,我从未在同一个城市待超过3天,一周前我在古德伍德,5天前我在阿姆斯特丹,4天前在哥德堡,3天前在法兰克福,如今在上海。再想想,半个月前我也到过上海,还去过北京、成都,而且都不止一次。
“老三位还在满世界跑呢,你这么年轻,跑一跑怎么了”,这是我不停PUA自己的原话。如今老三位功成身退了,以他们为代表的过去20多年的汽车文化,也随着造车理念的改弦更张,成为了时代的印记。我并不抵触新能源车,但我也跟克拉克森一样,每当点起我的5.5T或是2.0高转自吸,我“汽油脑袋”的那一面就会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噼里啪啦带给我的情绪价值是不可能消失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他们退休了,我过去快20年的精神支柱崩塌了,那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今晚我找到了答案。看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因为一档汽车节目聚在一起,最小的只有12岁,我毫不犹豫、坚定地认为,我选择的这条路依然是正确的。无论是油是电,是东方还是西方,是机械还是智能,背后的这群人还在,汽车文化依然是充满生机的,此时,正到了我们这一代车迷,诉说自己与车的故事的时候了。
接下来,我准备再做一名新人,空杯向前,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内容。
以车为本
叙事传情
我希望我能够对得起这句话;
继续为您讲述汽车文化的精彩
永不会变
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