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世界羽联理事会通过新议案,将修改伦敦奥运会双打项目名额分配规则,将从三档调整为两档,即一个协会有3对双打进入积分赛前4名也只能获得2个参赛名额,这对此时实力依旧雄厚的国羽女双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2009年全运会后杨维、张洁雯、高崚、魏轶力、赵婷婷等一大批女双选手退役,“老将”张亚雯和潘攀、田卿先后搭档,并获得了丹麦公开赛和中国公开赛两个冠军,但是奥运会名额缩减后国羽女双内部竞争更加激烈,进入2010年后,张亚雯仅搭档陶嘉明出战混双项目
时间来到2010年4月底,国羽尤伯杯名单公布,王仪涵、汪鑫、王适娴、蒋燕皎、马晋、王晓理、于洋、杜婧、田卿、潘攀入选,此时国羽女单包揽世界前五,女双则包揽世界前三,但是世界第三的王琳和2009年世锦赛冠军卢兰并未入选,同样没有入选的还有女双世界第三成淑/赵芸蕾和2009年世锦赛女双冠军张亚雯,其实按照此时国羽女队的厚度,即使派出两支队伍也都有夺冠的实力,但是一切都并未如大家想象的一样
决赛中国女队对阵韩国,此时韩国女单世界排名最高的是第16的裴昇熙,而女双则没有组合进入前十,第一场女单,双方纠缠至19平后裴昇熙率先拿到局点,王仪涵追平后裴昇熙再度拿到局点,王仪涵追至21平后裴昇熙连得两分拿下第一局,而第二局裴昇熙再以21-11获胜,韩国1:0领先
女双方面韩国则选择了拆对,让李孝贞搭档金旼贞担任一双,李敬元搭档河贞恩担任二双,马晋/王晓理先赢一局后遭到逆转,二双之对决第一句双方纠缠至19平后杜婧/于洋连得两分拿下第一局,第二局5-5平后李敬元/河贞恩连得8分以13-5领先,不过杜婧/于洋在7-15落后时连追7分将分差缩小为1分,但之后李敬元/河贞恩再次连得6分拿下第二局,第三局双方纠缠至14平后李敬元/河贞恩连得5分,之后杜婧/于洋连追4分,在李敬元/河贞恩率先拿到场点后杜婧/于洋再追一分,不过李敬元/河贞恩还是以21-19获胜
国羽尤杯决赛唯一1分来自二单汪鑫,在此之前汪鑫仅在年初的韩国公开赛不敌裴昇熙而输过一场外战,因此已经有了“外战女皇”的美誉
尤伯杯结束后杜婧/于洋直到8月底的世锦赛才复出,并在决赛战胜马晋/王晓理夺冠,不过此时教练组已经决定于洋将在世锦赛后改同王晓理搭档,毕竟杜婧的伤病始终是不确定的因素,而尤伯杯时她瞒伤的行为也对她自己造成了负面影响
转眼11月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原本国羽在单项派出的两对女双是于洋/王晓理和成淑/赵芸蕾,但因为成淑在此期间受伤,赵芸蕾临时改为和田卿搭档参赛,两对组合顺利会师决赛,最终田卿/赵芸蕾在20-22先输一局后以21-15、21-12逆转于洋/王晓理,赢下双方交手后的第一场胜利
2011年初的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结束后,成淑与赵芸蕾拆对,从马来西亚公开赛开始赵芸蕾正式与田卿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