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永远从容优雅

泛泛吃瓜 2024-08-30 10:46:34
【她】 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 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杨氏家族世居无锡,是当地的知识分子家庭。 杨绛家中共八个兄弟姐妹,她排行老四。 【文学启蒙】 小时候的杨绛,如果她对什么书籍表示感兴趣, 父亲就会把这本书籍放到她的桌子上。 如果杨绛长期不读那本书,那本书就会“不见”, 这也是父亲对杨绛的一种惩罚。 【学生时代】 1928年,杨绛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失败, 后转投苏州东吴大学, 从东吴大学毕业后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 同年,二人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 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回国任教·剧本创作】 1938年,杨绛、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 回国后,杨绛在高校任职教授,业余写剧本。 她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一经上映就大获成功。 1943年至1945年期间,杨绛陆续创作剧本: 《弄真成假》《游戏人间》《风絮》等相继在上海公演。 【翻译经典文学】 除了剧本、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创作, 杨绛还翻译过经典的外国经典文学。 其翻译的《唐吉坷德》被作为国礼赠予西班牙王室, 杨绛还获得了西班牙国王颁予的十字勋章。 【失亲之痛】 1997年、1998年,杨绛的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先后因病离世, 但杨绛并没有怨天尤人, 因为钱钟书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没有来得及公之于众, 于是当时已年近90的杨绛忍着悲痛,日夜赶工, 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将全部手稿整理完成。 【她·永远从容优雅】 杨绛面对人生的态度,永远“从容优雅”: 被迫剪阴阳头去扫厕所, 她就自己给自己做假发戴上,然后将厕所打扫的干干净净。 即使面对「死亡」,杨绛依旧淡然优雅, 她说:“如果我去世了,不想成为新闻,不想别人知道。” 2016年,杨绛于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离世前,将自己积攒的七十几万稿费及以后的作品收入, 全部全部捐给母校清华,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帮助贫寒学子完成学业。 【杨绛说】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最后, 希望杨绛的故事可以给你鼓励, 愿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永远从容优雅。

0 阅读:1
泛泛吃瓜

泛泛吃瓜

快乐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