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线街访 2024-08-30 10:05:46
【她】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 父母为她起名「呦呦」,名取自《诗经·小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家族】 屠呦呦的父母均出身大家, 父族近几代都与清朝南洋水师有关,且都有军功, 母族可以说是当时宁波的豪门望族。 【成长】 屠呦呦13岁时,进入到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开始了初中学习。 1948年,屠呦呦进入到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 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生药学专业。 【中医药研究所】 在北京大学学习的几年间, 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从北京医学院毕业, 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探索之路】 在中药研究所工作期间, 屠呦呦对半边莲和银柴胡进行了生药学研究, 且研究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 1959-1962年期间, 屠呦呦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后来,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 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青蒿素】 1969年,屠呦呦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 终于在历经380多次失败后, 屠呦呦带领团队取得了青蒿抗疟发掘工作的成功。 1972年,42岁的屠呦呦成功研制出青蒿素。 【她·屡获殊荣】 2015年10月5日,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2月,屠呦呦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同年4月,入选《时代周刊》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20年,屠呦呦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 同时,屠呦呦还很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鼓励, 2017年,屠呦呦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资100万元人民币, 设立“北京大学屠呦呦医药人才奖励基金”。 【屠呦呦说】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 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0 阅读:3
一线街访

一线街访

感谢关注,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