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浑然不知,还逢人就炫耀子女有出息 老李头年过六十,身体硬朗,逢人就说:“我儿子在大城市当老板,一年赚几十万呢!”邻里都羡慕他有个“出息”的儿子,老李头自己也倍感骄傲。可最近,老李头的妻子张大妈发现儿子阿伟好像有些变了。原来每周还会打个电话,最近几个月一通电话也没打。 张大妈耐不住了,主动给阿伟打电话,电话那头却传来冷冰冰的声音:“妈,我忙呢,有事下回说。”还没等张大妈反应过来,电话已经挂断。张大妈心里发慌,可又不好意思跟老李头说,只得把这事儿咽了下去。 几天后,村里王大婶说起自家儿子给她买了新手机,张大妈心里酸涩,忍不住开口:“我家阿伟也孝顺,他去年还给我寄过几千块钱呢。”王大婶一听笑了:“你儿子真有出息。可是,上回我在城里见到他了,他怎么说是‘最近生意不顺,得省点儿’?” 张大妈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回家把这事儿告诉了老李头。老李头嘴硬道:“阿伟忙嘛,生意不好也是暂时的,咱别多想。”但心里却开始打鼓。 不久后,老李头总算等来了机会,决定到儿子所在的城市看看。到了城市,他四处打听阿伟的公司地址,可是找到的地方,却只是一间破旧的小店铺,里面只有阿伟一个人,面色憔悴,眼神游离。 “你不是说做大生意吗?怎么这儿……”老李头忍不住质问。 阿伟苦笑:“爸,都是骗您的,我哪有什么大生意,我是公司里一个小职员,每天为几个小钱熬到深夜,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心思管您。” 老李头怒火中烧:“你就是这样‘孝顺’父母的?这么多年,你拿父母的钱出去读书、打拼,最后就给我们这个?” 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新型不孝”。 先来说说什么是“新型不孝”。过去,我们讲“不孝”大多指的是子女不照顾父母,甚至虐待父母。而现在,不孝的表现形式更加隐蔽。很多父母一辈子辛辛苦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总觉得孩子有了好工作、赚了大钱就是有出息,就是孝顺。可当孩子真的去追求这些所谓的“出息”时,他们却可能忽略了父母的真正需求——陪伴和关爱。 就像上文中的老李头,他一直为自己“有出息”的儿子感到骄傲,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份骄傲背后,其实藏着的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不但对老李头夫妇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响,长期积累下来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从医学角度来看,这种“新型不孝”对父母和子女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对于老年人来说,长时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容易引发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抑郁、焦虑。这些情绪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容易转化为躯体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我们经常说“病由心生”,在老年人群体中,孤独感和被忽视的情感更容易导致这些健康问题的发生。 对于子女来说,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不断追求“出息”,而忽略家庭关系,也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很多年轻人为了在职场中出人头地,拼命工作,牺牲了和父母、家人的时间,甚至忽视了自己的健康。长此以往,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比如失眠、胃肠问题,甚至猝死的风险也会增加。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新型不孝”呢?首先,我们要改变观念,不能只看物质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陪伴。作为子女,多抽时间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这比给他们寄多少钱都来得实在。我们做医生的经常说,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家庭关系也是如此。父母不需要太多的物质,他们更需要的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这是最好的“孝顺”。 对父母来说,也要学会放下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理解他们的生活压力,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保持健康的心态,适当参加社交活动,别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总之,“新型不孝”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还与我们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能够更加关注家庭关系,关注心理健康,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很多父母浑然不知,还逢人就炫耀子女有出息 老李头年过六十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8-23 12:51:3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