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一定要让我说说,未来会不会有一个像李稻葵说的,上万亿的氢能源的产业。我的看

项立刚 2024-08-22 17:13:49

有网友一定要让我说说,未来会不会有一个像李稻葵说的,上万亿的氢能源的产业。我的看法如下:

1.关于产业的走向,我从来不相信中国的经济学家,说实话最近20年,关于产业各个方面的看法,我就没有看过高校的经济学家说对过,中国要上高铁,反对最激烈的就是高校的经济学家。中国要搞TD-SCDMA,不知为什么,高校的经济学家群起而攻之,当时反对TD最激烈的就是北邮经管学院的阚老师,什么北大、清华经管学院的那些知名教授都是把TD作为失败的案例。

中国要做自己的芯片产业,什么时候高校的经济学家出来支持过,对于中国的产业,哪有什么高校的经济学家,做过前瞻性的分析,为经济的发展指对过方向。

所以对他们我确实是不信任,只要听说这个经济学家是高校的,名头再大,职务再多,我都不太信,会怀疑他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实际的积累,更不存在深入的了解。

2.至于氢能源产业,走到今天,无法和电池储电技术竞争,一定是有其中的道理。产业根本不存在说某个学派,某个人没看准,产业是众多企业,大家一起努力,逐渐形成的一个方向。

说有一个方向,这才是未来,这才是有机会,这才是效果比较好的方向。但是企业就没看到,或者是企业没有看准,只是某个经济学家看到了,或是某个经济学家和某个企业看到了,别的企业都没有看到。这个是绝无这样的事情。

产业界必须是看到了,也做出来了,形成了能力和效果,这才能叫产业。有个经济学家看好某个领域,发了些论文,参加了些论坛,做了些发言,这毫无用处。因为这就是说说,并不能证明这能形成一个产业。

3.人类关于能源,有能源的采集,能源的运输,能源的存储,能源的加工利用。氢能只是一种存储手段。今天人类大量的能源,开始使用光伏、水电、风电等进行采集,这些能源形成后,就是电力,用电池进行存储,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模式。 对于电力的存储,随着人类不断的发现新材料,采用新材料,能量密度在不断的提升,电池的效率也在提升。

至于电池的安全性,也在采用多种材料和技术,在不断的完善。把已经采集的电能,直接进行电池存储,只要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存储的安全性提高。氢能存储方式,就很难与电池进行竞争,或者至少很难成为重要的存储模式。

对于电池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安全性的提升。我不知道李稻葵有没有跟踪和研究,以我一般的判断,经济学家一般什么热,就关注什么,或者就跟着说。对于产业很多内在的信息,他们并没有时间关注,更无法深入了解。这种情况下做长期判断,要看得很准,我觉得是有难度的。

4.以我对今天电池材料发展情况的理解,比如说碳化硅技术、氮化镓技术,以及多种正在研究还没有大量产业化的技术,还有多种能源存储的新模式,旧电池的处理技术,我看国内不使用电池,而用氢能的可能性不大,至少氢能作为存储方式成为主流的机会不大。

当然这个问题我和李稻葵都是纸上谈兵,结果我们可以用5年或者10年时间看,虽然我相信他肯定不会比我看得准,但是不能靠我相信,得用事实证明。

0 阅读:256

评论列表

siwei87

siwei87

14
2024-08-22 23:24

氢能源不用电解?直接一步到位用电,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不更好?建议专家别建议。

宁灵宁

宁灵宁

9
2024-08-23 19:11

把电动车换电做成世界标准,即拉动产业升级,又可以作为储能系统,同时对中国电力系统走向世界都有莫大好处

情系何方

情系何方

6
2024-08-24 05:37

经济学家不懂物理化学,不知道氢的体积能量密度小得可怜,搞氢能源的,有利益牵扯,一般都会强调氢的能量密度最大,但不会告诉你这是按重量算的[哭笑不得]!直接按燃烧方式利用氢能源是不合算的,大规模利用是不要想了,更大的可能是作为一个储能的补充手段,存储太阳能和风能,或者搞搞燃料电池。有一些研究还是有意思的,比如高效低成本电解,非高压非低温的先进储氢,还有燃料电池,这些东西都解决了才可能低成本的获得,安全的存储,高效的利用,氢能源才会成为现实。

红河谷

红河谷

3
2024-08-22 23:13

人在做 狗在叫

用户13xxx08

用户13xxx08

3
2024-08-25 09:54

氢能有它的用途,但不会用在乘用车上。火车,轮船,矿山车等有可能。制氢储能,也是一个方向。甚至火箭发射,当然是指在外星球气,如火星土星之类的,制备了氢气以后当做能源。乘用车只能是电动的

书同文车同轨

书同文车同轨

2
2024-08-25 09:39

不看好氢能源, 更看好电车技术!! 氢能源车如何使车智能化?? 只有电车才有足够的电力使车智能化!!

海纳百川

海纳百川

1
2024-08-24 09:40

电解海水制氢是条好路子,前提是要将廉价的清洁能源问题解决了。例如海面太阳能发电,发的电电解海水,生成氢气作为储能,氧气工业和医疗用途。氢气燃烧后变成淡水回归土地。

在座各位

在座各位

2024-08-25 00:32

固态电池的曙光越来越近,碳化硅等大功率充电设备功率屡创新高,说白了,哪怕是解决了当前安全性问题,保持现有充电速度,就没有氢能源的活路。

项立刚

项立刚

行业观察者,对通信、手机、移动互联网观察、研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