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远一14岁少女抑郁,却被无知的父母送入改造营。不料,短短五日,遭负责人多次

槿论看社会 2024-08-15 11:29:34

江西安远一14岁少女抑郁,却被无知的父母送入改造营。不料,短短五日,遭负责人多次侵犯,更被迫服用避孕药物。回家后,少女绝望中从六楼跳下,生命戛然而止。失去女儿后,父母才恍然,之前女儿曾先后两次给他们发出过求救信号......

(本文主要参考信源:上观新闻.14岁少女遭训练营教官强奸,警方通报.2024.08.14)

14岁的果果(化名)正步入她人生的青春期,随着学业的压力、同伴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青春期特有的情绪波动,果果的情绪开始变得异常不稳定,时而沉默寡言,时而暴躁易怒。

察觉到女儿的变化,果果的父母心急如焚,第一时间带她前往医院进行了全面的心理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轻度抑郁症,这一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让这对父母措手不及。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患抑郁症的现象已不再是个别案例,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学业的重负、家庭期望的压力、网络信息的冲击、人际交往的困惑……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往往让许多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迷茫和无助。

对于果果这样的病例,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家庭的支持与理解、以及适当的社交活动,被普遍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途径。

然而,果果的父母在焦虑与无助中,选择了一条他们认为能够迅速见效的道路——将果果送进一家声称能“重塑孩子性格,培养独立能力”的训练营。

这家训练营位于郊外,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声称通过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集体生活,能够帮助孩子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学会自律与坚强。果果的父母在征询了果果的意见(尽管那时的果果或许已无力做出真正自主的选择)后,满怀希望地将她送入了这个他们以为的“避风港”。

起初,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果果在训练营中参与各种训练,偶尔也会在结束训练后与父母进行简短的通话,分享她的日常点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话变得越来越少,直至完全中断。教官解释说这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纪律性,限制了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果果的父母虽然心中有所疑虑,但出于对训练营的信任,并未过多追问。

然而,不祥的预兆悄然降临,果果的父母先后接到了两次不同寻常的电话。

第一次,教官称果果胃痛,需要家中抽屉里的胃药。果果的妈妈王女士(化名)感到十分奇怪,因为果果的房间从未存放过胃药。但当她提出想见女儿一面时,却被教官以规定为由拒绝。

第二次,教官又称果果生理期不适,腹部疼痛且有血迹。王女士根据时间推算,发现这与果果上次生理期相隔仅半个月,心中更加不安。她再次驱车前往训练营,却再次被挡在门外,只能无奈返回。

训练营的日子终于结束,果果回到了家中。但她的变化让家人震惊不已:饭量骤减,几乎不与人交谈,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对外界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兴趣。王女士心急如焚,试图从果果口中问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

于是,她转而联系与果果一同参加训练营的同学,希望能找到答案。一位女同学不经意间透露的线索,如同晴天霹雳,揭开了果果在训练营中遭受的噩梦。

原来,在那段被隔绝的日子里,果果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与帮助,反而成为了训练营负责人侵犯的对象。短短五天内,她被强奸了三次,还被逼迫服用避孕药以掩盖罪行。

这些残酷的事实让王女士和丈夫痛不欲生,他们立即报警,希望法律能为女儿讨回公道。然而,就在等待调查结果的日子里,果果选择了从六楼一跃而下,用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愤怒。

有人指责果果的父母心太大,竟然放心将患有抑郁症的女儿送入一个全封闭的环境;更多的人则对训练营的负责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与愤慨,认为其行为恶劣至极,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死刑!教官必须死刑!不死刑天理难容!”这样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反映了公众对于此类事件零容忍的态度。

果果的离世,是对所有家长、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的一次警醒:在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理解与支持,而不是盲目的选择与逃避。同时,这也提醒我们,法律与正义不容侵犯,任何践踏他人尊严、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愿果果在天堂安息,愿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0 阅读:311

评论列表

塔里克

塔里克

2
2024-08-15 11:48

把负责人小鸡摘掉 再送他去世[滑稽笑]

槿论看社会

槿论看社会

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