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迁至新址,意外发现了35枚隐蔽的窃听器,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设备竟然全部来自“中国制造”。这些高度隐蔽的装置,甚至连专业仪器也难以探测,最终却仅因一根细小的管子暴露了!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自中国1949年建国起,阿尔巴尼亚就积极同中国开始建立友好往来关系,在此期间,两国开始由认识慢慢转变为相互合作的关系。 在1971年,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在会议上肯定中国的价值与成就,为中国在联合国取得合法席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自此两国开始密切交往,经常互帮互助。 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两年后,中国派出郗照明作为外交官前往阿尔巴尼亚,希望此次出行能够持续巩固和加深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 郗照明收到任务后便觉得此行对他而言是一项不算困难的事情,他的内心满怀信心,他认为凭借以往的经验,这次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国家交给他的这项重要的任务。 那么郗照明为什么会如此肯定他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而且那么确信一定能够圆满地完成这项任务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郗照明曾在阿尔巴尼亚就读大学,因此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以及文化非常熟悉,其二他曾在这里工作,这为他此次出使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经验。 在刚抵达阿尔巴尼亚时,郗照明便受到了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的热情款待和特殊照顾,这让他觉得此行十分顺利。 正当他在内心充满沾沾自喜时,第二天发生的事情便让他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第二天一早,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就派人请郗照明商谈要事,在去会见前一刻,郗照明在路上都还在想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将郗照明带到了新建立的大使馆门前,示意这是给他们以后长久居住之用,这让郗照明陷入了久久沉思。 因为根据郗照明多年的任职经验,这其中一定另有玄机,于是以需要回去与国内领导人进行汇报为由婉拒了巴尼亚领导人的要求。 郗照明回去后,立刻召集了本次一起来的同事,共同商讨应对之策,经他们投票决定将此事立马上报国家,得到国家回复后再回应此事。 经过大使馆内全体人员的一致同意后,郗照明将此事完整汇报给了国内,希望国内能给出恰当而不失体面的处理方法。 中国领导人一致认为此事必须要慎重对待和处理,以防有特殊状况的发生,因此立刻派遣了一组核查员协助郗照明一行人完成对馆内的检查工作。 经检验发现,馆内的建筑质量严重不符合办公的标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郗照明便将调查结果告知阿尔巴尼亚的领导人,请求给与合理的回应,后决定重修其使馆。 在中国检查小组第二次对于重修后的大使馆进行质检时,竟然无意中发现大使馆内藏有三十四个窃听器,这让郗照明后背渗出一层层冷汗。 因为这个窃听器的安装位置极其隐秘,如若不是其中一个安装的细管没有完全埋好,中国检查组将会不可能检测出任何问题。 两国至此事后,关系一度跌入谷底,直到阿尔巴尼后来又换了新的领导人,与中国为此事道歉,两国这才和好如初。 参考文献:王洪起.中阿关系交恶始末[J].党员干部之友,2008(07):52-53.
1985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迁至新址,意外发现了35枚隐蔽的窃听器,令人惊
槿论看社会
2024-08-09 12:12:33
0
阅读: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