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你凭什么污蔑我?!2009年的一天,邱会作的儿子邱路光偶然看到陈凯歌自传里的情节,他立即变得怒不可遏,打电话想要质问对方,但陈凯歌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无奈之下,邱路光只得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陈凯歌告上了法庭。 【来源:陈凯歌回忆录涉诽谤邱路光拒不道歉 法院登报公告---环球网】 名人出书,本来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粉丝买账,路人围观,本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可偏偏有人的瓜田里,长着带刺的藤蔓。 这不,大导演陈凯歌的自传就因为“误伤”素人,被法院强制执行了。 这件事还得从 2009 年说起。 那一年,陈凯歌的自传出版,书中记录了他从少年时代到 71 年结束插队生活的种种经历和感悟,一经上市便引发热议,被不少人视为了解这位著名导演心路历程的窗口。 然而,就在公众对书中内容津津乐道的同时,一位名叫邱路光的普通人却发现自己成了书中的“主角”。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书中的形象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不仅被安上了“霸道”、“野蛮”的标签,还被描述成犯了罪,甚至被判刑入狱。 好家伙,这哪里是写自传,分明是写小说啊! 可问题是,小说可以虚构,自传怎么可以随意杜撰他人的经历,还把人写进监狱里? 邱路光看到书后,第一反应自然是愤怒。 他从未见过陈凯歌,两人唯一的交集是他的前妻曾是陈凯歌的朋友。 可就因为这点微不足道的关系,自己就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这谁能忍? 他尝试联系陈凯歌,希望对方能给个说法。 然而,无论是电话还是短信,都石沉大海,陈凯歌始终保持沉默,仿佛这件事与他无关。 面对陈凯歌的冷处理,邱路光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他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包括从未犯罪的记录以及稳定的工作经历。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陈凯歌在自传中对邱路光的描述与事实严重不符,且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支持其说法,构成对邱路光名誉权的侵犯。 最终,法院判决陈凯歌败诉,要求其在《法制日报》等多家官方媒体上刊登书面道歉声明,并承担相关费用。 然而,对于法院的判决,陈凯歌依然选择沉默,拒绝道歉。 他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躲在大人身后,企图用沉默逃避责任。 最终,法院只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将判决书内容公开刊登,而刊登费用则由陈凯歌承担。 这件事曝光后,立刻在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 一边是普通公民邱路光,他的人生轨迹被无端扭曲,名誉权受到严重损害; 另一边是知名导演陈凯歌,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将未经证实的传闻写进自传,对他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公众纷纷谴责陈凯歌的行为,认为他作为公众人物,不仅没有做到谨言慎行,反而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肆意践踏他人的尊严,实在令人失望。 更有网友调侃道:“陈大导演这是拍电影拍上瘾了,现实生活中也开始编故事了?” 这场名誉权之争,最终以陈凯歌的沉默和法院的强制执行落下了帷幕。 然而,它所引发的思考却远没有结束。 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名人效应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他人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而不是将特权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 同时,这件事也提醒我们,面对不实信息,要勇敢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正如邱路光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不是名人,但我也是一个有尊严的普通人,我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名誉。”
陈凯歌,你凭什么污蔑我?!2009年的一天,邱会作的儿子邱路光偶然看到陈凯歌自传
聊聊环宇事
2024-08-08 16:35:07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