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6月21日早上,容国团的尸体在一棵树下被人发现。在他的上衣口袋中,有一个纸条,上面有一段话。现场的人看了之后,无不惋惜流泪。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是荣国团在第26届世乒赛,面对日本强敌放下的话语,最终中国队也以5比3的成绩大获全胜。
说起来,容国团当时曾为中国拿下了男团、男单和男双冠军,而他的出现也注定会被中国乒乓载入史册,即使后来退居幕后,时任教练,仍然为中国培养出了不少杰出的乒乓人才。
可是他的生命却停留在了31岁,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消息,而在他离世前写下的一则话语,更是令无数人深感悲痛:我爱我的名誉胜过生命。
言毕,这位半路出家的世界冠军便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容国团出生在香港,而他乒乓的启蒙离不开他的舅舅。因为他十分热爱乒乓球,且加入了相应的俱乐部,因此家中自然少不了乒乓球的踪影。
小时候,孩子哪里懂那么多呢,看起来像是玩具,便学着舅舅的样子开始拍打,因此,舅舅算是他的领路人。
可容国团的孩童时期,正是国家动荡不安的阶段,外敌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祖国的领土,但日寇的脚程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迅速,最后香港也未能幸免于难。
为了避难,容国团被迫跟着父母回了珠海老家避难,父亲在看到儿子对于乒乓球表现出极大地兴趣后,便托人从广州给他带来了一些相应的器材,供他训练,于是,他渐渐地从一开始地感兴趣,转变为了热爱。
而他的父亲便会时不时地对他进行言语激励,那句“为国争光,有何不可”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后来因为技术精湛,他开始被选为代表参赛。
接下来的他便一路势如破竹,在各大乒乓赛事上崭露头角,因此加入了香港乒乓球代表队,为他接下来代表中国出战埋下了伏笔。
在声名鹊起之际,他得到了祖国的召唤,回归内地后,开始代表广州参战,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锦标赛如期举行,他更是一举击败了之前蝉联的世界冠军,这便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枚金牌!
在接下来的第26届赛事中,有他加入的中国代表团首次击败日本,依然蝉联冠军头衔!
后来,他被任命为教练,继续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光发热,此时的他不过才26岁,而在他的教授下,中国女乓开始在世界上逐渐声名鹊起。
因为成绩斐然,他很快便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而在接下来的特殊时期中,他被迫蒙受了不白之冤,最终他选择亲手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这年,容国团31岁,被迫止步于了他事业的黄金时期。
直至1978年,国家体委就容国团的问题,进行了平反,他的名誉也因此得以恢复。
2009年,容国团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容国团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容国团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体育事业拼搏向前,甚至将中华体育带到了空前的世界高度,如今他的夺冠铜像屹立于广州体育学院的中心广场,而他的“此时不搏,更待何时”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运动员们,让他们向着为国争光的道路不断前进!
(信源:澎湃:【数风流人物】容国团 常香玉,媒体:灵台融媒 2021-06-02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