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月,徐副部长私下将自己的名字写到了中将名单里,可没想到,刚写完不久,

混沌于浮云 2024-08-01 16:13:03

1955年1月,徐副部长私下将自己的名字写到了中将名单里,可没想到,刚写完不久,就被罗荣桓部长发现了!罗荣桓部长生气的说道:这是中央军委定的,你怎么能随便更改呢! 1949年底,当解放军人数几近达到550万,绝大部分成员仍然是步兵,海军和空军等其他兵种却相对匮乏。这一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为了加强军队的管理和培养干部,1950年9月,中央军委成立了总干部部。这一重要时刻,毛主席亲自挑选干部,他选择了徐立清加入总干部部,由罗荣桓担任部长。 9月13日的全体会议上,朱德特意出席,强调了毛主席的领导决定。尽管赖传珠的资历更深,但毛主席指定徐立清负责一些关键工作,显示了对他的高度信任。 在这个背景下,徐立清的角色显得尤为关键。1950年下半年,罗荣桓和徐立清开始着手对兵种进行调整和组建。 他不仅对兵种的建设有重要影响,还涉及到总参谋部、训练总监部、总政治部等多个部门的完善。 正是在徐立清的精心组织下,1951年1月军事学院成立,随后不久,1953年1月高级步兵学校、1953年2月后勤学院和1953年9月军事工程学院相继成立。 这些新设的学院大大促进了技术干部的培养,尤其是在航空、海军、炮兵和装甲兵等领域。 1951年2月,正处在构建现代化军队的关键时期。此时,解放军还没有正式的等级制度,这在战争年代是一种优势,因为它强调了平等和团结。 然而,为了适应新的国家治理和国际环境,引入等级制度成了必然选择。于是,中央军委下达了开展军队评级的命令,这项工作由徐立清负责。 徐立清的任务不轻松。评级涉及到数以千计的军队干部,其中包括一些战功卓著的将领。 徐立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确保评级公正、合理。他坚持根据实际贡献和能力来评定等级,拒绝了所有通过私下联系、打招呼试图影响评级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徐立清选择自我降级,拒绝了按资历本应得到的更高级别的提名。这一行为获得了彭德怀等军委高层的关注。 彭德怀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不同意徐立清自降身份的决定,认为这对他本人不公平。但徐立清坚持自己的决定,试图通过个人行动示范评级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彭德怀和罗荣桓尽管不同意徐立清的决定,却也被他的坚持和高尚品格所打动。在多方讨论后,徐立清终被授予正兵团级别,以示对他工作的认可和尊重。 徐立清提出了精简组织结构和公平选拔人才的建议,旨在整合全军的优势,防止任人唯亲,确保人才的合理流动。这些措施得到了罗荣桓和毛主席的极大赞赏,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1952年,他从四野调来曹广化担任四部部长,与他多次交流确保曹能迅速融入团队。 然而,徐立清的公平选拔策略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位干部不满他的选拔方式,向上级表达了他的意见。 徐立清没有因此生气,反而仔细考虑了这位干部的建议,并对推荐的人才进行了调查,最终证实了其能力并推荐他加入总干部部。 到了1953年,徐立清进一步强调了提拔有文化的年轻干部的重要性。他发现某些老干部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这让他非常不满。因此,他亲自与这些老同志进行思想工作,强调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性。 在他的努力下,许多老同志也开始意识到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就在那年的下半年,徐立清亲自考察了8个大单位,挑选并提拔了众多年轻知识干部,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评级工作的结束,1955年2月8日,毛主席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标志着中国军衔制度的正式确立。徐立清再次表示希望降低自己的军衔。 原本徐立清应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但他坚决拒绝,认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这一决定让罗荣桓大为生气,但徐立清却以一贯的淡定回应,坚持自己的选择。 周总理最终理解并尊重了徐立清的决定,批准他为中将。 徐立清的工作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1985年,当许世友因病休养期间谈及徐立清时,他表示每次进京开会都要与徐立清会面,赞扬徐立清在建国初期对于各总部、军兵种乃至大军区领导的推荐极为准确。 这种来自许世友这样一位不轻易赞扬他人的军事领导的称赞,足以证明徐立清的卓越贡献。 而徐立清本人谈及自己能够成功执行这些任务的原因时,归结为“知人善任”。他深知挑选合适的干部来组建和发展各兵种的重要性,这要求对干部们进行细致的考察,确保不合格的干部得到及时调整。 参考资料:中共六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长征中的六安人[M]. 2016

0 阅读:1102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