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生命无意义怎么办#?#心理学者彭凯平谈青少年心理健康#】这是人生终极问题“人为什么活着?”当你挺乐活、挺忙活,就考虑考虑人生意义。当你活的压抑、苦恼,就想想何必干啥都追求人生意义,没意义一样活着呗。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曾带领团队,与新华社合作,于2021年底开始,调查了三十多万中国的中小学生,发现青少年普遍存在“四无”问题: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对生命价值无感受。问及为什么一些年轻人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彭凯平说:“现在自杀的倾向性越来越低龄化了,我们没有让孩子充分地体验和欣赏生活的美好,无休止的作业、无休止的要求、无休止的批评,他怎么可能留恋这样的生活?孩子充分地吃好、睡好,和家人、老师、同学关系好,心情好,这才是最关键的。”
近年来,彭凯平的课题组进行了多项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一项研究招募了全国112所中学的2234名学生,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实验,发现对价值观的自我肯定,有助于提升中国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积极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彭凯平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国民心理健康意识不够,“有造假的,还有无知的。我们很多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没有觉察的,不知道自己在嫉妒,也不知道自己在愤怒,不知道的话就无法去控制和改变的。”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实验发现,往往用不复杂的干预方法,就能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彭凯平说,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人心的改变需要瞬间顿悟,然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很多伟大的改变是从细节开始,从习惯开始,从具体的行为塑造开始”。(本条信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