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印军频频入侵我国边境,毛泽东叫来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这场仗能不能打赢?”张国华信心十足:“请主席放心,这场仗我们一定能胜!”。 毛主席也有些拿捏不准,他已经假设好失败的后果,实在打不赢就只能退出西藏,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将失去的夺回来。 谁料到,印度一个接收了英军“遗产”的大国,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参考信源:党史文苑2004-03-30——《毛泽东决策中印边界之战前后》) 1962年,抗美援朝已经过去将近10年,国家又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经济、物资等还没有恢复,不想印度却趁机发难。 毛主席本着邻国交好的政策,三番四次的给印度写信,希望双方能和平共处,并主动撤退了20公里,却让印度觉得中国好拿捏。 1959年8-10月,中印的两场冲突把关系拉到了崩坏的边缘。 不仅如此,尼赫鲁还狮子大开口,向周恩来索要一块多达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可是相当于一个福建的面积,怎么敢开口的呢? 1962年10月18日,印度的得寸进尺惹火的中央,毛主席当即召开政委会议,商谈反击的事情,主帅就交给西藏司令张国华。 虽说张国华打过无数仗,但从来没和印军打过仗。在这点上,张国华一点不了解印度的内部情况,只知道英国人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了不少东西。 这对比国民党来说,到底是强一点,还是弱一点? 思来想去,张国华还是谨慎一些,打算拿出解放军的高对战状态,先下手为强吃掉它一个旅。 11月19日,解放军一万多人埋伏在森林里,已经隐蔽了一天一夜,只等指挥部下达开火命令。 次日一早,我军趁印军连裤子都没穿上,就打出铺天盖地的炮火,一会儿打下一个据点,完全停不下来。 对于经历过二战和抗美援朝的解放军来说,印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弱。 短短一天时间,克节朗战役就结束了,张国华松了一口气笑了笑:“这比我想象的简单太多了,当了33年兵,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好打的。” 一个月后,我军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差点打到首都新德里,吓得一些印度人都开始自学汉语了。 结果,压着印军打的解放军,却在即将抵达提斯浦尔时撤退了。 解放军喜气洋洋的开始计算战果,歼灭印军3个旅4896人,包括一个旅长,俘虏3968人,也有一个旅长,其余飞机、坦克、大炮数十个,汽车430多辆... 而印度那边打了败仗,还死要面子的提出交换俘虏,结果呢? 事实上,印度一个解放军都没有抓到,所以拿不出来人交换。 这一仗打的毛主席心情舒畅,点名让张国华亲自讲作战汇报,这句话可把张国华吓得不轻,小小的建议了一下:“要不然换个人汇报?” 这汇报可比打仗难多了,毛主席很喜欢提问别人,他生怕自己哪点说的不好,说不出来,比打仗时还紧张,连夜做了“查缺补漏”。 1963年2月19日,汇报会马上要开始了,张国华一进去就发现,自己的座位竟然在毛主席和刘少奇中间,这让他的心情坦然舒畅了很多,不就是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什么可怕的? 果不其然,毛主席在听完汇报后,就问了许多战场上的事情,张国华一听全是自己熟悉的事情,才松了一口气,自信满满的讲了起来。 毛主席是真的开心,对张国华给予了很大的肯定:“你一仗,可保10年安稳。”
1962年,印军频频入侵我国边境,毛泽东叫来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这场仗能不能打
云孜聊过去
2024-07-26 17:15:38
0
阅读: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