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冬,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一起报名黄埔军校。招生负责人对母亲说:“你年龄超了

云孜聊过去 2024-07-23 22:13:48

1938年冬,一位母亲带着儿子一起报名黄埔军校。招生负责人对母亲说:“你年龄超了近20岁,不能报名。”母亲说了一番话后,与儿子一同被录取。 这对母子,母亲名叫周咏南,39岁;儿子名叫黄天,19岁。 这个母亲打算带着儿子一起报考黄埔军校。指导员虽然欣赏这样的英雄母亲,但规定就是规定:“您儿子没问题,但是您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不能报考。” (参考信源:学习导报1995-05-15——《携子从戎女丈夫──小学教师周咏南抗日小传》 周咏南一下子就急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母子千里迢迢来投身行伍报效国家,你们怎么能拒绝呢?年龄会影响我的报国之心吗?” 紧接着,周咏南放软了语气,一边指着黄天一边给指导员诉说原委: “这是我的独生子,他不到一岁父亲就去世了,一直都是我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你怎么能让我眼睁睁看着他,独自前往那血肉横飞的战场呢?” 指导员被周咏南的爱国情怀和爱子心切所打动,同意了周咏南母子一起报考。 在填写报名表时,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周咏南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小了很多。最终她和黄天都通过了招生考试,双双被黄埔军校录取。 其实黄天报考军校,都是周咏南一力主张并说服的。 文夕大火后,很多长沙的受灾百姓逃难跑到了周咏南所在的祁阳。 此时的周咏南并不知道,文夕大火的真凶并不是日军,而是蒋介石。 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进攻长沙,暗地里实行了一个“焦火计划”,蒋介石的话意思是:“我们不能住,也不叫敌人住...”却丝毫没考虑当地的群众。 谁想到,这场大火却烧了三天三夜,让千年古城长沙毁之一旦。 这下子可算是捅了大篓子,毕竟再大的借口也大不过将一座城给烧毁,蒋介石只能苦着脸找了一个替罪羊枪毙。 但文夕大火后,丝毫阻挡不了日军的进攻。 周咏南看到这么多同胞无家可归,头顶上还不断有鬼子战机盘旋,心中满是对受灾百姓的同情,和对日本鬼子侵略的愤慨。 百般思索后,她做了一个决定,她让儿子黄天终止学业、婚礼,和她一起报考黄埔军校参军报国。 黄天对母亲想参军一事并不惊讶,因为他知道周咏南从小学习武术,一个人打三五个普通人不在话下。 但黄天当时一心想要继续求学,对母亲的建议有些不太能接受,于是委婉拒绝说:“黄埔军校有规定的,独生子不用从军。” 可周咏南十分坚决:“日本鬼子可没有规定,不许屠杀孤儿寡母!” 黄天一时语塞,他明白了母亲的决心,也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领会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 于是,黄天没有继续辩驳,而是答应了母亲的提议,母子俩一起去报考军校投效国家。 周咏南虽然年纪偏大,但在战场上毫不含糊。毕业后她不愿在后方工作,坚持要求上战场。 不仅如此,周咏南还把随军的家眷组成了一个女兵连,她当仁不让出任连长,既减轻部队负担,又能增强抗日力量。 1943年的常德会战,周咏南和她的女兵连就曾参与其中。 战争打响前,周咏南特意给黄天写了封诀别书,嘱咐他如果自己牺牲了就是死得其所,要黄天继承母志继续奋勇杀敌。 周咏南就这样抱着必死的信念上了战场,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她始终没有丝毫惧色,率领女兵连奋勇杀敌。 哪怕是腿部严重负伤,周咏南仍旧在坚持指挥战斗,即便战斗至一兵一卒,也不能让日军突破阵地! 幸好周咏南很快被人营救出阵地,并及时就医,经过一年的休养,伤势也渐渐痊愈了。 周咏南一直在为抗日事业做贡献,当1945年抗战结束后,周咏南毅然决然选择了退役,回到老家当一个小学老师。 对于周咏南的选择,几乎所有人都讽刺她蠢。 如果不退役周咏南还能捞个官当当,却偏偏要回老家当一个薪水微薄的小学老师? 周咏南非常清楚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当初参军本就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只是想要抗击日寇。 如今日寇投降,周咏南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志向和使命,自然要回到老家重执教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最让人敬佩的是,周咏南不仅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而且总能帮助黄天做出清醒的选择。 1946年,内战爆发后,周咏南立刻勒令黄天回家,不要继续参加内战。 当时黄天一心想要升职当大官,对母亲的耳提面命充耳不闻。即便是周咏南带着全家来军营哭诉让黄天回家,黄天依旧偷偷从家中逃跑,重返内战前线。 周咏南见状忧心不已,坚持不懈地给黄天写信,反复分析当时国共两党的局势和民心所向,劝诫黄天弃暗投明。 在母亲的劝说下,黄天终于下定决心,在1949年1月参加了北京起义。 得知黄天起义的那一刻,周咏南瞬间松了口气,一个母亲的忧子之心可见一斑。不得不说周咏南是一个好战士,也是一个好母亲,她的爱国精神将永远被史册铭记!

0 阅读:514

评论列表

盲奔

盲奔

9
2024-07-23 22:45

致敬英雄

胜一

胜一

3
2024-07-25 10:57

好眼力,不愧巾国英雄。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